第1931章(1/2)
李玉成将手中的文件平放在玻璃茶几上,周欢一眼就认出,那是船帮夜市的经验总结报告。
报告边角处密密麻麻标注着红笔批注,页眉页脚还贴着几张便签,显然经过了反复研读。
“省市场监管厅把这个案例列为了全省推广材料……”李玉成的手指轻点报告封面,“还特别提出,基层治理就需要你这种敢想敢干的劲头。”
听着李玉成的称赞,周欢的脑海中不由得闪过了过去几个月的画面。
在夜市调试智能检测设备的深夜,时针指向凌晨两点,寒风透过临时搭建的帐篷缝隙钻进来,技术人员裹紧外套,就着应急灯的光线反复核对数据。
商户沟通会上,面对众人的质疑与抵触,他逐字逐句讲解整改方案,从食材溯源的重要性说到监管流程的透明化,直至声音沙哑。
那些挑灯修改方案的夜晚、反复沟通协调的时刻,如今都化作手中报告上工整的铅字。
“谢谢省长肯定。”
周欢看向李玉成,语气诚恳的说道:“这次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市里各部门的紧密协作,更离不开商户们的积极配合。”
说着,他的思绪又飘向商户联盟成立的场景:老字号摊主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优质供应商名单,年轻商户认真记录每一条整改建议,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至今仍清晰地回荡在耳边。
想到这些,他的语气不自觉地柔和下来。
另外,虽然李玉成是他的准岳父,但是在工作场合,没有岳父,只有省长,所以他对李玉成还是以“省长”相称。
李玉成端起保温杯轻抿一口,升腾的水汽模糊了镜片片刻。
放下杯子后,他将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看向周欢:“你扎根基层多年,征地拆迁、老城区改造、文旅发展、环保治理等工作都完成得十分出色,这次夜市经济的成功转型更是亮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特意把你叫过来,还是想再问问,你有没有到省里工作的意向?”
“省里的平台更高,能接触到更全面的政策规划。在省里历练几年,再回到地市,无论是工作视野,还是资源统筹能力,都会有明显提升。”
李玉成的话让休息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