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1/2)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亮,会议室内的气氛热烈而充满干劲。
随着专题会议的结束,‘景江夜未央’夜经济发展计划正式启动,东城区即将迎来一场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变革,而周欢和各部门工作人员,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目标稳步前行。
……
清晨的景江老城区,薄雾还未散尽,青石板路上已零星出现行人。
周欢带领着由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调研小组,走进这片承载着东城区历史记忆的区域。
他们身着便装,手里拿着笔记本和相机,准备深入探寻老城区的独特魅力,为‘景江夜未央’夜经济发展计划挖掘本土特色。
一行人先是来到老码头遗址,斑驳的石阶和锈迹斑斑的缆桩,无声诉说着这里曾经作为漕运枢纽的繁华。
周欢蹲下身,轻轻抚摸着石阶上深深的绳索勒痕,抬头对身边的文旅局工作人员说道:“这些历史遗迹都是宝贵的财富,咱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
随后,他们穿梭在狭窄的街巷中。
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里,老板热情地向他们推荐自家的‘船帮菜’。
“我们家的菜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做法,以前跑船的人就好这一口。”
老板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肴,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周欢详细询问着菜品的食材、烹饪方法和背后的故事,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
走访过程中,他们还意外发现了几位擅长码头号子的老人。
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兴致勃勃地为他们唱了一段。
高亢激昂的号子声在巷子里回荡,仿佛将众人带回了当年船只往来、人声鼎沸的码头。
周欢激动地握住老人的手说道:“老人家,这码头号子可是珍贵的非遗项目,我们一定想办法把它传承推广出去。”
经过连续数日走街串巷的实地调研,周欢带领的团队收集了丰富详实的一手资料。
在后续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他翻开厚厚的调研笔记,目光扫过在场各部门负责人,语气沉稳而坚定:“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景江历史上作为漕运枢纽,留下了‘船帮菜’饮食文化和码头号子非遗项目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