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1/3)
“哈哈……”
两人寒暄几句后,便上了车,朝着曲宁县的郊外驶去。
一路上,周欢指着窗外的田野,兴致勃勃地给杨晓敏介绍:“你看,这片地种的都是我们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像那种红彤彤的山楂,口感酸甜可口,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还有那边的核桃,果仁饱满,营养丰富,就是缺乏深加工,附加值一直提不上去。要是能引进一些先进技术,把这些农产品好好开发利用一下,那前景不可限量。”
杨晓敏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还拿出笔记本记录着。
车子很快到了一个小村庄,村口有几位老农正在收拾农具,准备下地干活。
周欢带着杨晓敏走过去,亲切地和老农们打招呼:“大爷、大娘,忙着呢!这是从省城来的领导,想了解了解咱们种地的情况,你们给说说呗。”
一位大爷放下手中的锄头,笑着说道:“领导好啊,咱这就是种了一辈子地,有啥好了解的。”
周欢笑着说道:“大爷,您这经验可宝贵着呢,快给晓敏同志讲讲,比如说咱这一年收成咋样,种地的时候遇到啥困难没有?”
大爷挠挠头,打开了话匣子:“要说收成,年景好的时候还凑合,就是病虫害有时候闹得厉害,咱又没啥防治的好办法,只能看着庄稼遭殃。还有啊,种出来的东西卖不上价,贩子压价压得厉害,咱老百姓也没办法。”
杨晓敏在一旁听着,眉头微微皱起,问道:“那村里有没有想过引进一些新技术,或者搞点合作,把农产品加工一下再卖呢?”
站在旁边的一位大娘叹了口气说:“想是想过,可是咱不懂啊,也不知道找谁,再说这搞加工得花不少钱吧,咱哪有那个本钱。”
周欢和杨晓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和决心。
离开村子后,他们又去了几个农产品种植基地和小型加工厂,情况大同小异,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市场渠道狭窄等问题成了制约曲宁农业发展的一道道枷锁。
调研结束后,两人回到车上,周欢的心情有些沉重,他对杨晓敏说:“晓敏,你也看到了,我们曲宁的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外力助推啊。”
杨晓敏轻轻拍了拍周欢的肩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