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舰队的钉子(1/3)
上次平海卫之战,戚家军打主攻,刘显的广东军从旁策应,俞大猷率领戚家军水师舰队从海上进攻。三路夹击,一举消灭了盘踞在平海卫的倭寇主力。
戚继光指挥的是地面部队,戚家军水师舰队由傅应嘉担任指挥官。俞大猷上船之后,就对戚家军的水师军官各种找茬挑刺,他还用上级长官的名义,想撤换一批重要岗位的军官,换上他的人。
是傅应嘉据理力争,带着一大批舰队军官坚决抵制,这才没让俞大猷完全得逞。
事后傅应嘉把这些事报告给了戚继光。因为平海卫之战已经结束了,俞大猷下船、离开了舰队,他留下的那些人也成不了气候,戚继光就没有深究。
俞大猷走了,他安插的钉子却留了下来。舰队有一位姓黄的游击将军,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俞大猷安插了钉子。
黄游击,职务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舰队的大事小情,他都要插一手。一般的小事,傅应嘉不跟他计较。大事方面,则是分毫不让。
舰队不出海打仗,就没有大事。傅应嘉管大事放小事的做法,却让黄游击逐渐拉拢了一批人,在舰队上有了一些势力。
这次傅应嘉接到戚继光的命令,要率领舰队南下去泉州参战,黄游击却跳了出来。先说船只维修保养不足、又说舰队出征粮食辎重准备的不够,最后说没接到福建总兵的书面命令。
总之就是一句话,舰队不能出海,更不能南下到泉州去参战!
傅应嘉说的半个月,是包括了和黄游击斗智斗勇的时间。他得说服黄游击答应配合。至于说服不了又该怎么办?傅应嘉并没有详细说明。
毕竟,飞鸽传书能携带的信纸就这么大,上面能写的字就那么多。能把大概情况写明白,傅应嘉就已经下不少心思了。
戚继光担心,如果傅应嘉说服不了黄游击,又拿不下他。这次泉州之战,水师舰队可能就没办法参战了。
没有强大的舰队协助,倭寇跑到金门、逃到澎湖,戚继光怎么跨海追击,去消灭他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倭寇坐船逃走,他望洋兴叹吗?死守岸边,被动防守,可不是戚继光愿意做的事情。
傅应嘉呀傅应嘉,你最好能够尽快解决舰队的问题。那个黄游击胆敢阻挠舰队南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