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送粥惹出事(2/3)
了,宁德城应该是没有倭寇了。
战斗了一天,空气中的臭气不仅没散去,又多了一些火药的味道。这味儿实在是太难闻,继光命令各分队撤到城北去。出城扎营过夜。
帐篷搭起来了,篝火升起来了。火头军开始打水做饭。一阵阵食物的香气,弥漫在临时的军营上空。戚继光想问青云有什么忌口没有?他知道,有的道士是吃素的,有的虽然不吃素,对个别食物却是禁食。
这个得问清楚,免得不在意,让人家饿了肚子。哪知道,青云却不见了。扎营的时候还看见她来着,这会儿却不见人影了。这道姑跑哪儿去了?
戚继光问了几个人,都说没看见青云。也许是上厕所去了?道姑也是女人,女人总是事情多。戚继光脑补了个理由。饭端上来了,他给青云留了一份。直到吃完饭,也没见青云回来。
这一夜,就在城外宿营。第二天,戚继光派了几个分队继续进城搜索倭寇。快到中午的时候,各部队反馈消息,没发现活着的倭寇。
倭寇终于被赶走了。宁德城里的百姓来到军营前,作揖感谢。看着百姓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狼狈样子,戚继光心里也是一阵难过。
命令部队烧热水水,给乡亲们喝。熬粥,让百姓们填肚子。
这倒不是戚继光小气,不愿意给百姓们吃好的。主要是部队带的军粮也不多。当兵的得吃饱饭,才能上阵杀敌。对于百姓,先让有口饭吃,能活下去,其他的以后再讲。
军营外面,支上三口行军锅。白米粥熬上,锅里再撒把盐。米粥煮熟,军营内外弥漫着一股米香。
昨天在城里见到的那老头也来了,再次看见戚继光,老头激动地眼泪都掉下来了。“戚大帅!昨天是老朽我有眼不识泰山,不认的大帅。原来您就是鼎鼎大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这些军队就是有名的戚家军!”
“您的军队不但帮助我们把宁德城里的倭寇消灭了,还管百姓们吃饭。老朽今年七十二岁,还没见过像戚家军这样的仁义之师!”
“老人家!不必客气。我既然来到宁德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我们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百姓们饿着。”
戚继光这话,又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许。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