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2/3)
他是求稳的。
在郑民生看来,按部就班最好。
如果搞得太激烈,反而会影响进步。
所以,一直没有动作。
反倒是苏希,这小子来了没两个月。就把赵世贤给连锅端了,虽然当时给省委省政府出了个大难题。但转过头来想,这手腕这魄力…谁能匹敌?
而且,因为赵世贤案,拔出萝卜带出泥。很多赵系的官员被抓、被发配。
他借机安插不少人。
这让他在一些议题上掌握主动,也提前站稳脚跟。
很快,饭吃完了。
大家聊了一会儿。
郑民生带着苏希去到茶室。
郑民生喜欢在这儿会客,他的茶室内挂着一个大大地静字。
装饰比较简单。
苏希环视了一周,基于警察的直觉,他总感觉这茶室有点不对劲。
但哪里不对劲,他又想不到。
落座之后,苏希主动接过茶器,他开始泡茶。
郑民生也恢复了姿态。
在餐桌上,他是郑伯伯。
但到了这里,是工作场所,他是郑书记。
他开始询问苏希有关于清河的情况,清河今年引进了多少资金,有多少项目在建设,这些项目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如何,区委区政府做了哪些规划…。
苏希一一作答,且答案都是让郑民生惊讶的。
他看过乾州市交上来的报告,但显然这些报告没有苏希汇报的生动翔实。
苏希是个数据通,而且他非常严谨。
其中有一段话,他打动了郑民生。
他习惯性的拿出自己的手机给郑民生做比喻:“书记,您看这是一款小小的手机。但它目前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销量最好的手机之一,它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每一支手机能带来利润,超过一个集装箱毛衣的利润。”
“而且,它能带动上下游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就业机会。当前,这款手机很多零件都是来自国外。而我们清河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其中最核心的几个问题:芯片,存储、基带…。”
“未来,手机会成为每个人都必备的工具或者说生产资料。粤东的兰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