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慈不掌兵(2/3)
”
“所以,你的角度,不能是普通士兵的角度,而必须是整个战争的角度,甚至是放眼未来的角度。”
“安南只是弹丸之地,就算全民皆兵,充其量也不过十万之数。”
“但是交战的惨烈,你已经亲眼所见。”
“在丧失天时,又完全没有地利的条件下,我们以三十万打十万,依然是打得艰难,甚至差点就无法攻克。”
“大明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有朝一日,朱棣,你作为大明远航舰队的总指挥官,率领数以万计的大明海军,越过茫茫大海,抵达海洋的另一端,面对从未见过的对手和敌人的时候,会经历什么,无人能够预料。”
“所以,朱棣,我需要你成长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一名优秀的将领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通过战争,而且最好是胶着的战争,甚至是失败的战争!”
“我且问你,刚到坡垒关的时候,你指挥作战,情况如何。到最后决战鸡翎关,在使用那些强大火器之前,情况又是如何,你不妨回忆回忆。”
这……
朱棣微微一呆。
这些经历,他自然永远都不会忘记。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一支庞大军队的主帅,去完成一场灭国之战。
朱棣立刻想到,一路上行军,因为自己年轻,以及皇子的身份,在军中其实颇有微词,不但那些跟随的高级将领暗地里用审视的目光望着自己,甚至连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卒,眼神里也带着几分怀疑和打量。
军队,是等级最为森严的地界。
但是除了等级之外,这里最认可的就是战功铸就的勋章,而不是皇子的血脉招牌。
在这样的审视甚至是怀疑中,坡垒关的战役打响。
朱棣怎会忘记,起初他推行一道军令,虽然不至于遭到抵制,但总会有些不同的声音,让战前的讨论会议往往变得十分冗长繁杂,令人烦躁。
直到,后来他身先士卒,单人单骑,跟大头兵一起去冲击城墙,去顶着箭矢滚木礌石攀爬城墙,才终于消弭了那些奇奇怪怪的声音,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这些,竟也是老师故意为之?
朱棣仿佛有些懂了,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