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干粮(3/3)
“份量轻薄,运输也就方便很多,这些蔬菜都是用老叶晒出来的,不少都发黄了。”赵燕说道。
至于木薯,品种很多,有一种极其的糯,一口下去脖子能抻二里地,这粉木薯若是就水吃果腹感很强。但有一点,不好吃。
这粉木薯产量很高也极其耐寒生长,但因为实在难吃,就没有出现在市面上。
赵燕不多说,叶银禾不多问。
赵燕带着叶银禾把工坊都参观了一遍,因为工坊是建造在山庄后面的山上,人都是签署了协议的。
叶银禾看完只有一叹,有赵燕如此,他们大业何愁过不去此次难关。
——
晏时隐将一千箱干粮送到京城,得知此事,晏长桓专门派了官员去城门迎接,再把人接回到宫中来。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了一通秦王,随后才说到正事。
这次的干粮,一千箱,一箱就有一百份干粮,一份干粮泡水后可够两到三人饱腹,算作两人来说,一份干粮就够吃一日。
一百份一百个人一日,一箱一百百,十箱就一千,百箱就一万……
一千箱,十万份!
可以救十万人,若是能有更多呢?
官员们都很是兴奋,目光灼灼的看向晏时隐。
晏时隐就说道:“目前还在制作,目前来说,这些可够今年的灾民逃荒救灾所用。明年的会有更多一些,能确保灾民们都有一口吃的。”
哗!
纵使都是千百个心眼子的人,在朝堂上的人都忍不住惊呼出声。
不是,江州就一个州郡,怎么就能出这么多的粮食?怎么可能?他们不受天灾影响的吗?
晏长桓更是高兴无比,他做为皇帝,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尽可能的保住百姓。但若是不能,他也会想办法让大业能保存下去。
所以听到粮食能够供给得上,晏长桓喜不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