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悲天悯人(2/3)
但这在中土佛教,则是难以想象的!
而佛法到了中土,跟儒道两家一结合后,马上也变成了善念为本,慈悲为怀的伟光正的法门。
中土的僧人,一个个都秉承着善意,仁慈,利他的心念,是真真的让人觉得佛门是清静之地,仁慈之地!
而传到了吐蕃,跟本地的苯教一结合,那味道就变得残忍多了!
各种人祭,人殉,各种变态的套路层出不穷。
其实,这里的底层逻辑还是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
在商朝奴隶社会的时候,中土这边也是一样。
天上不下雨了,烧死几个人求雨,哪个地方闹洪灾了,劈死几个人祭祀上天。
其实很多汉字,比如沈,卯,伐,而,其来源都是各种死法。
吐蕃的残忍,只是因为它是奴隶社会的巫术文化,和佛法相耦合,换了“名词称呼”而已,还是为了帮助统治阶级震慑和奴役底层人民。
大乾已经发展到了高度文明的封建社会,而吐蕃还是奴隶社会而已。
但二者既然出现在了同一时期,很多价值观方面的事情就没法看了!
正如赵秉真看到师父的手串,深深的怀疑人生一样。
师父告诉他,自从自己来到了乾地以后,才真正知道佛法应该是什么样的?
它应该是慈悲的,光芒的,祥和的,善意的,而不是血腥和杀戮,更不是去折磨受苦受难的人。
所以,他想让赵秉真返回吐蕃,去宣扬中土的佛法,彻底拯救那里的百姓。
这才是老师让他看少女骨头做成的手串的真实目的!
于是,赵秉真就去了吐蕃,宣扬中土的佛法。
这个过程中,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甚至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
于是,赵秉真只能设法先融入他们,然后再想办法改变一切
然而,他的力量毕竟是弱小的,纵然尽力的去传播善良,但就犹如沧海中的一簇细沙,毫无作用。
恰逢乾道失统,中原内乱,天下成了炼狱场,赵秉真更是每天陷入悲天悯人的痛苦和绝望中。
然而,宋诚的横空出世让他看到了希望!
这是一个明君,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