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陇西八虎(2/3)
危,而非职之所忧者,犹当尽力争之,而况其事关本职而忧及生民者乎?窃以为陇西之盐,与渤海相同也。渤海榷盐而其他州郡不榷盐,此祖宗一时之误恩也。渤海陇西皆为边防。轩以为陇西之盐,与渤海相同也。不可予之以民,官予以笼取,以达禁断私盐之路。如不榷之,则他日国用不足。而近岁官钱常若窘迫,遇其急时,百用横生,以有限之钱,买无穷之盐,灶户有朝夕薪米之忧。今轩上陈奏疏,上达天听,陇西之盐可榷之矣。朝廷一时哗然,西炎国盐政还是沿用大行皇帝司马圭定下的国策,轻赋税,以养民。取消大多数州郡的盐税,象征性的征收点盐商税,允许民间贩卖私盐。只在产盐地渤海郡征收盐矿税。
袁钊就合理的利用了这个盐政,当初批了李家铺子盐矿时就上奏条陈说过此事,朝廷已经知悉。各地士家望族参与经营自是无人反对此事。此奏折一上,朝中顿时分为三派。一派是既得利益集团。以陇西李家、陇西董家、太原王家、河东裴家、清河崔家、弘农杨家、范阳卢家等等。占了朝廷半边天,掌握了一半话语权。一派是未沾利益集团,琅琊王家、太原温家等等。还有一派是中立派,两边不得罪,明哲保身。
既得利益集团纷纷上书,反对司马轩的奏折,盐政乃基本国策,岂容朝令夕改。大行仁德皇帝司马圭定下的轻徭役薄赋税,以养民的国策何错之有?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
太原温家、琅琊王家为首的官员纷纷上书支持陇西榷盐,将陇西之盐收归国有,官方经营。
太仆卢涛、谏议大夫裴尚又上折道:此举不妥,私盐收为官盐,也存在监管者监守自盗、中饱私囊的现象,自古以来数不胜数。
当今西炎国皇帝司马鉴,收到司马轩的奏折,第五天才批复两个字,已阅!未表其态度。因为他考虑:其一、袁钊上奏详情。朕知道陇西之盐乃安故小县的李氏族人发现,何况制盐新法也是叫李赫所创。君不与民争利!他要世人的口碑,他是好皇帝。其二、从奏折上就看的出,各士家望族大多参与经营其中,现在与他们作对自己没好果子吃,目前朝廷需要的是稳定,士家望族是基石。其三、轻税赋导致边关郡府朝廷没有钱拨付,让他们就地自筹,现在人家发现了生财之道,上来就给人断了财路,后面会发生什么情况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