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负荆请罪(3/4)
孩子打架居然不落下风。
李赫站在自家后面的山坡上,看着这座只有五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南北两侧是山,山势呈东西走向,村子就坐落在中间的谷地,小溪从村子中间穿过,村头小溪两侧的土堆里露出一点一点斑驳的绿色。一条羊肠小道顺着小溪从这个山口到那个山口延绵到远方,两边山口就是通向外面世界的路。真是个好地方,称之为世外桃源也不为过。
自家是座柴院,树枝密密的把房子围在中间,所谓的房子是用泥土和碎石夯实的墙体,屋顶用密密且厚厚的黍杆一层层压着,几只鸡鹅在地上啄食着凤儿摘来的野菜。娘又在做饭了,炊烟从烟囱里袅袅的升起。。。。。。
李赫心道,得抓紧办两件事。第一就是习武,名师出高徒,自己必须拜高手为师才是。第二便是想办法挣钱,没钱可是寸步难行。
看着李赫这几日在杨老夫子那里安心念书,并没有生事打架,号称“陇西七虎”的七个小子都老老实实待在私塾里摇头晃脑,口曰之乎者也。李德隆犯嘀咕了,难道自家的孩子经此一事懂事了?
没料到儿子晚上便找他谈话,说自己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立志沙场建功想拜师习武!他一听便头大了,差点被这小子蒙住,还以为儿子转性了,结果还是要习武!儿子的性格只有当爹的知道,这小子如果习武就是个惹是生非的主。
李德隆想都没想便摇头拒绝:“爹不指望你建功沙场,只求你能一辈子平平安安,娶个媳妇生个娃,替你爹生个大胖孙子,多开几亩荒地出来便成。”
李赫沉咛了一会,道:“爹,儿并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为了好狠斗勇。这两日儿对世间之事甚有开悟。今处乱世之秋,吾地处西炎,各族虽可以混杂居住,但只是一些少数开悟的胡人、羌人如姚大叔、符大伯等。但仍有匈奴、鲜卑、高句丽、吐谷浑、羌人等很多外族死性不改,虎视眈眈不忘吞我之心。而儿今已近舞勺之年,当有保家卫国之心,儿恳请爹许儿学习开悟,习武强身。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儿若再不求学,终将碌碌一生,一事无成。天下少年若都在家娶妻生子,谁来保卫家园,谁来杀敌破虏?长此以往,西炎将国之不国。”
李德隆内心震惊,儿子的一席话如同点醒了他,这是自己多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