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1/2)
第1543章
这两地虽物产贫瘠、地广人稀,但若敌军避而不战,采用游击周旋之策,大明军队一时半刻也难以彻底征服。
“关于青海和乌斯藏,诸位可有什么想法?”李祺的目光扫过帐中将领,语气透着几分凝重。
“下官以为,只需一万兵力便可震慑青海。”卓敬上前一步,胸有成竹道,“兵力过多易引敌警觉,反而不敢正面交锋。以我军战力,辅以当地卫所力量,足以荡平蒙古、畏兀尔与回回势力。”
话音未落,一名将领突然出列,抱拳朗声道:“末将愿领一万人马,扫平青海、乌斯藏!”
李祺目光微凛——竟是平安。
这位历史上曾在靖难之役中掀起惊涛骇浪的传奇将领,其战绩早已镌刻于大明史册。
真定城下,他一骑绝尘,长枪直指朱棣帅旗,燕军阵列在其冲锋下如沸汤泼雪般溃散,若不是朱棣麾下亲卫拼死护主,靖难之役或在初战便戛然而止。
单骑突阵的身影,让燕军上下谈之色变,“平安至”的惊呼,一度成为战场上最令人胆寒的讯号。
白沟河恶战,南军主力溃败如山倒,平安却率残部死战不退。面对燕军悍将陈亨的追击,他反戈一击,长枪洞穿陈亨胸膛,令这位燕军重要将领重伤而亡。
溃败的南军因他的殊死抵抗稳住阵脚,朱棣不得不亲自断后,挥舞金刀逼退追兵,方才保全燕军主力。
此役过后,平安之名令朱棣寝食难安。
夹河、藁城两役,平安与燕军名将朱能、张辅正面交锋。面对朱能的迅猛攻势,他以奇谋设伏,将燕军精锐引入圈套,杀得朱能丢盔弃甲;对阵张辅的神机营,他巧用地形,率骑兵迂回穿插,数次冲破燕军防线,打得张辅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部署。
这些战斗中,平安如同插入燕军心脏的利刃,让朱棣的南下之路布满荆棘。
即便在灵璧之战的绝境中,平安仍未放弃抵抗。被俘前夕,他下令焚毁燕军粮草辎重,冲天火光映红了淮河两岸,燕军南下的步伐因此迟滞半月有余。
这场战役虽以失败告终,却让朱棣对他的忌惮达到顶点。多年后,朱棣仍心有余悸地对臣下说:“平安,吾之克星也!”
这份评价,正是对平安卓越军事才能的最高赞誉。
“平安,高原作战有何要点?”李祺饶有兴致地问道。
“回禀国师,高原空气稀薄,我军将士多习于低海拔作战,极易出现高原反应。”平安神色沉稳,条理清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