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1/2)
第1338章
历史上,真正不断攀升的,竟是皇室开支这一领域。
朱明宗室繁多,上百位王爷就如同百条寄生虫,依附于大明王朝之上,且其数量逐年递增。
这些朱氏王爷无所事事,亦不得有所作为,只能不停地繁衍后代。每新增一名成员,国库便需相应地增加供给。
至明朝晚期,这一项开支已超过财政支出三分之一,犹如巨石般沉重,压得本就吃力的大明财政喘不过气来。
幸得李祺及时献策,与老朱合力改革宗藩体制,将诸王封于海外,终于化解了这一隐患。
听到李祺的话,众人也是微微点点头。
往昔大明国库之支出实则颇为节俭,盖因银两并不充裕,征收所得多以实物为主。是以,官员们的薪酬福利中亦包含了各式实物,诸如粮食、布匹、丝绢、茶叶等,品类繁多,不计其数。
“父皇,臣斗胆进言,关于朝廷税收之分配与开支,实应制定周详之规划。譬如,官府日常之开支,其所占比重,宜严格控制在一定之数。”
“以大明官府为例,其开支占总额之十个百分点,即一成。故今年用于官府之税银,宜定为七百万两之数,涵盖官员俸禄、衙署运转等各项必要开销。”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吏部尚书翟善急切地追问:“七百万两银子,莫非是用来增加众位的俸禄?”
话音刚落,现场众人无不瞪目结舌,震惊异常。
若真将这七百万两银子用于官员俸禄,那大明朝官员的年薪岂不是激增数十倍?
虽然众人都不是仰赖朝廷俸禄度日,但若能合理合法地获得更多俸禄,便无需再行冒险触犯律法,众人自然也都是喜闻乐见的。
“诸位大人不必惊讶,这不过是个比方。朝廷宽裕了,给大家添些体己,总比让人钻空子强。”李祺笑了笑回道。
“确实,确实,这样的安排极为合理。”
众人一听,立刻纷纷点头,毕竟涨薪是每个人都乐于见到的喜事!
“同理,三项主要开支得以明确后,余下的财政收入便可投入到基础设施的优化与提升中。”
基建?!
众人听到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