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家庭戏曲唱腔学习(1/5)
梁梅把这个想法告诉许浪和孩子们的时候,大家的眼中都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许浪放下手中正在修补的农具,微笑着说:“戏曲好啊,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咱得好好学学。”孩子们更是兴奋地围了过来,大儿子拍着手说:“妈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像戏台上的演员一样唱戏啦?”小女儿也拉着梁梅的衣角,眼睛亮晶晶地问:“妈妈,戏曲是不是有很漂亮的衣服和头饰呀?”梁梅看着家人的热情笑着点头。
说干就干,梁梅首先开始收集戏曲资料。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资料十分稀缺,但她没有放弃。她从村里的老戏迷那里借来了几本已经破旧不堪的戏曲剧本,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但内容依然珍贵。她还向村里的老艺人请教,老艺人回忆着自己年轻时听过的戏曲,向梁梅讲述着不同戏曲流派的特点、经典剧目以及一些基本的唱腔知识。
许浪则负责为学习戏曲创造条件。他在院子里腾出了一块空地,作为大家练习的场地。他还找来一些旧木板和钉子,制作了几个简易的道具,比如用来当作刀剑的木板,模仿戏曲中的兵器。虽然这些道具很简陋,但孩子们看到后却爱不释手,拿着它们在院子里比划起来,仿佛已经置身于戏曲的世界。
孩子们也积极地参与到准备工作中。大儿子把自己的本子拿出来,准备记录学习到的戏曲知识。小女儿则在家里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些旧衣服和布条,想要试着制作戏曲服装。
一切准备就绪后,家庭戏曲唱腔学习正式开始。梁梅先向家人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戏曲种类,如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她拿着戏曲剧本,指着上面的字说:“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它的唱腔华丽大气,讲究字正腔圆。越剧呢,就比较柔美婉转,就像江南的水一样细腻。黄梅戏黄梅戏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唱腔通俗易懂。”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梁梅决定先从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天仙配》入手。她打开剧本,念起了其中的台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孩子们听得入迷,不自觉地跟着念了起来。
“这一句啊,是七仙女下凡后看到人间美景时唱的,我们要唱出那种欢快、自由的感觉。”梁梅解释道。
接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