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意定(2/3)
,又忙点拨道:“还是婶子通透,想得周全,婚事知根知底最好了,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品性、家里什么情况都一清二楚。
婶子你也别操心,你家清娃才十五岁,只比我家英娃大一岁,还小,慢慢来。”
这个时候,李氏终于品过味,但想着宋英之前的话,不能立刻应承,便只笑着附和了一句,“对,你家清娃这么有出息,哪里还愁娶不到媳妇。”
见李氏意会了,陶氏便拿出两包白糖来,“今儿要买的东西多,你家牛要费些力气,这两天我们家忙,没有时间给去它割好草,这两包白糖你们拿着,辛苦你们喂牛了。”
杨氏笑眯眯接过,“你们家最近大喜,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也沾沾你家清娃的喜气。”
陶氏有些担心她做不了主,毕竟只是婶子,她望向李氏。
李氏迟疑了一瞬,便只嗔了杨氏一句:“这个手快的,都当娘的人也不稳重。”
然后又对陶氏道:“让你见笑了。”
没有说不收白糖,这便是默认了,陶氏笑着:“可见你平日对儿媳妇好,否则哪敢跟你不稳重。”
这时,宋二叔推着板车出来,杨氏忙上前搭把手,一起将牛车套好,然后又把牛绳递给陶氏。
陶氏也不耽搁,道:“那我就先走了哈,今儿忙得很,李大姐,杨兰、还有福安元娃,你们明儿过来吃席哈,全家都来。你家英娃天娃那里,我一会儿去城里顺便就跟他们说,你们就不用跑一趟。”
“好好好,那就麻烦陶婶了。”杨氏笑得眼睛都只剩一条缝。
乡邻之间,去别人家吃席一般只去一人,全家都去的,那是亲戚家。
等陶氏走后,宋元不解地问:“娘,你怎么收陶奶奶白糖?”
以前不是没有人忙,借了牛不喂,提前说一声就行,相互之间都能体谅。
杨氏心情好,“你晓得啥,这哪是来借牛的,这是来说亲的。”
说着,她就有些忧虑,元娃读书是还可以,就是人情世故上不够灵光,今儿要换天娃在场,早听出来了。
“说亲?”宋元愕然,“娘你要去当媒人,给袁清哥哥说亲吗?”
宋二叔满脸黑线,也觉得小儿子太傻了些,“你个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