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落后就要挨打(2/3)
秦国从商君开始就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抑制商贾,甚至还将这些明确的规定在秦国的法律上面。
农少、商多,贵人贫、商贫、农贫,三官贫,必削。
这个来自《商君书》里面的言论,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国家从事商业的人太多了,能从事农业的人少了,就会不利于发展,一定要削弱。
商贾多了不利于国家农业发展,为什么神仙老师却如此推崇?
大多数人都去逐利,谁又来从事农业呢?谁又来种地呢?
嬴政是这种想法,汉武帝自然也是同样的想法,只不过很多想法,他还没来得及实施罢了。
心里是这么想的,嬴政自然也问得出来。
那边的凌仙仙听了一愣,不过她很快就推算出来这个小家伙这么问的原因。
面前的这个嬴政小朋友也是始皇帝的铁杆粉丝了,甚至连名字都一模一样,家里的老人肯定对于秦朝的历史有所研究。
耳濡目染之下,这位小朋友就知道了一些,所以问问题的角度也是从秦朝的历史出发的。
因为这个小朋友对秦朝的历史了解最深。
凌仙仙有些哭笑不得,只能这么解释:“嬴政小朋友,一个国家当然是要发展商业的,怎么能抑制呢?”
“商业农业科技共同发展,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才能让国家更加强大呀!”
“不过你问的问题也很经典,重农抑商政策是处于当时朝代之下的选择,是当时的生产力还跟不上的原因。”
“你可能不理解生产力是什么意思,就理解为粮食的收获能力吧。”
凌仙仙也知道这几个小朋友不能要求太高,于是只能使用曲折的解释方法。
“如果人们有足够的粮食,生活也安定富足,当然要追求商业的发展了。”
“商业的发展才能迸发出更多的火花,才能让国家变得更好呀!”
凌仙仙描述生产力,所有小皇帝都听不懂,但是她一提到粮食的收获能力,那些小家伙们瞬间就懂了。
原来如此,粮食富足的时候发展商业,就不用担心没有人来种地了。
这个小家伙思考了一会儿,瞬间觉得他们明白了神仙老师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