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青山补墙、醉了西楼(1/3)
尤其最后那一句“便北海探吾来,道西楼醉了也”,这里面的“北海”指的就是东汉孔融。
因为孔融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也称他为“孔北海”。
可别一提孔融,就想起让梨的那位,有一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也是出自他的手。
这曲子的意思,分明就是说:哪怕就是孔北海那样的人物我都不愿意理会,他来找我可别让他进来,就说我喝多了!
而且这“西楼醉了也”……赵佶又好笑又好气地想到,这两座小楼恰好朕在东边,他在西边!
这小子,真就狂到了这种程度?
这边姑娘们,也被这连续两首诗词惊得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开口说话。
那位太尉高俅又试探着说道:“要不我这就派人……”
“不用了,我知道他是谁!”
只见大宋天子气急败坏地叹道:“刚才听到那句‘二十四桥仍在’的时候,我就应该想到!”
“今时今世,谁能写出般绝佳诗词?必是燕天行无疑!”
“‘便北海探吾来,道西楼醉了也’,原来他姓燕名然,字天行、号西楼……这还真是巧了!”
这边高太尉支棱着耳朵,听皇帝气呼呼地说完,他也明白过来,惊讶地问道:
“原来是武威侯燕然!我说呢……他不是前几天摔下马,在家养伤吗?”
“……要不要我过去,把他叫来相陪?”
“呃……还是算了!”
天子赵佶听到这话,微微一想之后,却又立刻摇头。
赵佶心道:从刚才那句“青山正补墙头缺”的意味明显能听出,这小子肯定喝多了!
要是朕强行把他叫过来,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事,失礼了我还得罚他!
上回朕在洪水里,还是靠着他献上的神龟才转危为安……朕还欠着他情呢!
他要真是醉醺醺的,我怎好拿他发落下去?
“算了算了!”想到这里,天子赵佶不禁苦笑道:“由得他胡闹去就是了!”
“那小子……改日我再当面训他!”
……
这时燕然这边,大家正被他这首诗词弄得心潮澎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