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监侯处决是推卸责任(2/3)
袁崇焕就是朝事的一个集中爆发点,不‘掐死’他,短期内绝对无法安静。
佘明德等袁崇焕被押解消失在转角,才直起腰准备离开,猛不防耳边响起一声质问,“佘明德,看来你也是阻断行刑的人之一,袋子里是弓箭和箭囊吗?”
“回涂大人,草民只是恰逢其会。”
涂国鼎上下扫了他两眼,轻蔑一笑,“三司把你无罪释放,是你上不了台面,若使劲往身边凑,小心死无葬身之地。”
佘明德没有继续搭话,涂国鼎也没有等他回答,冷脸甩袖,大步离开。
他还真的是在发善心,祖泽鸿对这位印象不错,审案做人很公正。
学生的祖泽鸿对他记忆更不错,涂国鼎是江西人,半个东林,天启朝一直在做太仆寺少卿,一心为辽东提供战马,之所以没有丢官,是他没有无意义的与九千岁作对,而且魏忠贤那种混混出身的人,对真正做实事的官存在那么一丝丝‘敬重的回避’。
其实崇祯朝将来的柱国之臣,在天启朝大多没有辞官,反而那些以辞官为荣的人是一堆官场混子。
涂国鼎了结袁崇焕之案后,他觉得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年底上奏借母亲病危辞官,南明朝起复吏部尚书,江南文武率领三十万水陆大军投降,他是为数不多战死的文臣。
生死关头没有失节,多少值得尊重一下。
今日休沐,刑场散了,百姓还在热闹的宣扬今天看到的戏本,涂国鼎没有回刑部,他的宅邸也在大时雍坊的‘家属院’。
回到家中,正屋客厅有一个人等候,刑部尚书胡应台,两广总督到南京兵部尚书,宁远城头那些红夷大炮就是他的功绩,这位在崇祯朝能做五年刑部尚书,唯一全身而退的部堂,堪称中枢奇迹,因为他跟周延儒一样,是个和稀泥高手,所有犯官到刑部后,他都想尽一切办法减罪。
大伙好似刻意保护这条‘后路’,尚书之位坐得相当稳。
年初调回京,袁崇焕之案他没法减罪,就借口刚从南京回到京城,推给涂国鼎顶缸去了。
涂国鼎沉默落座,胡应台立刻笑呵呵道,“监侯处决,无论祖泽鸿有没有给袁崇焕翻案,看起来不需要咱们搭救钱龙锡了,他安然致仕,东林小官才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