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祖泽鸿记忆中的祖家(3/4)
跟着长辈在辽西来回奔跑,还被逼着每日读书识字。
被当时宁远兵备道袁崇焕看重,莫名其妙当了他的亲兵头领,成为二十个营兵的哨总。
祖泽鸿刚刚当亲兵,就见证了一人一城硬抗努尔哈赤十万大军的宁远大捷,袁崇焕以瘦弱之躯击退强虏的形象深深刻入脑海。
祖家迎来第二个贵人,全方位的贵人。
十六岁,他成了宁远的秀才。
辽西不过二十几人参考,却有六个秀才名额,他当然是秀才。
后来这个贵人辞官了,一年后又回来了。
从七品兵备到三品巡抚、再到一品督师,他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
祖大寿兄弟九个,下来泽字辈成年的十九个,加上养子和赐姓家将四十多人,除祖泽鸿外,全部变成了营兵将军。
祖家和姻亲还在袁崇焕的指导下,编练了一支军饷独立的骑兵—关宁铁骑。
大明朝辽东府治属于山东,祖泽鸿从一个秀才变成了山东举人,他很羞愧,感觉自己学识完全无法与真正的举人相提并论,可他就是举人。
但军职一直是哨总,因为袁崇焕说了,将军够多了,没人可以超过祖大寿,举人可以做官,辽西需要一个自己人掌控东江南线,将军去不了,文官可以去,至少要掌控南线的钱粮。
可惜啊,没来得及操作。
黄台吉突然越过防守严密的宁锦防线,从草原跃顶进攻喜峰口,蓟镇守将不堪一击。
祖泽鸿回京为袁崇焕送信,返回的路上遇到强人刺杀,四个兄弟对敌十二人。
双方在林间缠斗一日,对方全死,四个兄弟两死两伤,祖泽鸿也被长刀在腿上拉了一下。
袁崇焕正在作战,没心思关心他遇到的是什么人,祖泽鸿也懒得说,查案本身没任何意义,成王败寇,无能才会愤恨。
永平府属于蓟辽督师辖区,祖家在落籍宁远之前就是永平府人,战乱频繁,一部分家眷在宁远,一部分亲眷在永平府祖籍所在落脚,加上营兵中层家眷,有一千多人。
大明与黄台吉在京畿缠斗之际,祖泽鸿回到祖家所在的三十里村养伤,两个月后京畿解围,但黄台吉并未退走,而是挥师向东,遵化、迁西、永平陆续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