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相见欢(1/4)

    一束光亮从漆黑的世界里垂落。

    安知鹿发现自己能动了。

    他看到黑暗在退去。

    周围的世界就像是一个漆黑的坑洞被打开,随着光线的进入而渐渐变得真实。

    活动着的东西最先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

    他首先看到的是青衣道人曾经看了许久的那条河。

    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小河,弯弯曲曲,河水静静流淌。

    然而它首先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当周围的世界还是漆黑一片时,这条首先沐浴在光亮之中的河就像是一条在摇头摆尾的龙。

    安知鹿愣了愣。

    然后一切恢复如常。

    黑夜还是黑夜,但已是在人间。

    他的头突然撕裂般的剧痛,好像真的有无数的小兽在里面啃他的血肉,但与此同时,他感到眉心之中似乎多了一颗泥丸。

    泥丸不断的释放着强大的元气,轻而易举的和他的真气纠缠在一起,他甚至感应到自己所修的蛊道法门也起了变化。

    他的体内原本是没有本命蛊的。

    按照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蛊道,那条来自堕落观的蛊虫并不在他的体内,然而此时当他的真气不断改变,那颗泥丸析出的元气渐渐和他的真气融为一体,这颗泥丸在他的感知里,变成了一条透明的蛊虫。

    它的精神力在他的感知里,就像是无数细小的触手和他的精神力结合在一起。

    提升他的感知,更好的控制他体内的真气和气血的运行,调理着他的脏腑。

    只是如此也就罢了。

    不过是一个更为强大的本命蛊。

    在撕裂般的剧痛之中,这条蛊虫的每一缕精神丝线,似乎都在对他呢喃,都在对他说话。

    一时间涌入他脑海之中的画面,记忆,文字,让他觉得自己的脑袋肿胀起来,似乎要炸开。

    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又听到了那青衣道人的声音。

    “永远不要觉得只有你聪明,别人都是傻子,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敌人。”

    “别想着自导自演,我会安排人来劫你的这些东西,你不要动用你刚刚得到的这些东西。”

    当这样的声音响起时,那些杂乱无章的呢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

繁星难入故人眼
繁星难入故人眼
前夫接受采访的时候,当众感谢我当年的抛弃,让他有无限前进的动力,我成为众人眼里嫌贫爱富,忘恩负义的恶毒前妻。 为了贴合人设,我接过话筒,大声喊道,“所以,作为谢礼,前夫哥能给我五十万吗?”
六月喵
城与郊:新的开始
城与郊:新的开始
关于城与郊:新的开始:想自己写一个新的东西,脑子一热就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写了个大纲,就马上有了。里面还略夹带了一些私货
我家哥哥185
带着我妈的面具就想骗我?没门
带着我妈的面具就想骗我?没门
审讯室里,他面对弑母指控,神色平静:“我杀的是鬼,不是我妈。”他没疯,也没有无敌能力和系统,却被判定精神分裂,即将送往精神病院。 一张诡异船票,将他卷入无尽诡域,这里厉鬼横行,无法杀死,只能靠智慧求生。现实世界也暗藏危机,画皮鬼伪装母亲,神秘组织虎视眈眈。 在域复读中学里,学生尸体倒挂天花板,被风一吹,发出风铃般声响。几十双头颅猛地转向外来者,齐声低语:“该上课了……你为什么,不进来?”
佚名
九世情劫,十世救赎
九世情劫,十世救赎
关于九世情劫,十世救赎:男主苏悯贤十世轮回九世辜负女主叶善依,喜欢上心机深沉的冷幽凝,,每一世都不得善终,第十世,男女主能否得到救赎呢?请耐心阅读故事发展
还债的小媳妇
大梦一场,向死而生
大梦一场,向死而生
苏楠语从小备受宠爱,直到父亲在外养的私生女接回来后,她的未婚夫和感情最好的竹马站在她的对立面,将她视为毒瘤
徐生
民国穿越女掌柜
民国穿越女掌柜
关于民国穿越女掌柜: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一页知秋醉海棠
我钓上了多金女富婆
我钓上了多金女富婆
在现实的浪潮中,他一直笃信“和穷人谈钱,和富人谈感情”这句看似精明的处世哲学。他带着这份自信与坚持,在生活里横冲直撞,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经营人际关系和追求理想。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那些基于利益或情感的交往,如同尖锐的荆棘,将他刺得遍体鳞伤,曾经的信念在残酷的经历面前摇摇欲坠。他陷入了自我怀疑与迷茫的深渊,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就在他几乎要被黑暗吞噬的时候,老板娘宛如一道神秘而温暖的光,出
佚名
我助她成为霸总,她却转身不要我了
我助她成为霸总,她却转身不要我了
今天是他和女友的恋爱两周年纪念日。 为此他特意请了假早早回来。 除了做一桌子饭菜,还准备了礼物送给她。 他想在特殊的日子里向她求婚。 可现在她的人不见,电话也关机… 也是,身为一家游戏公司的总裁,她向来很忙。 他刷起了朋友圈。 看到失踪的女友正和她的白月光坐在一起看演唱会。 听说在三年前,他忽然出国,让她好一阵黯然神伤。 可他现在,居然回来了, 我知道,我应该退出离开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