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经略辽东!大战略家朱元璋!(1/4)
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气息掠过琼州海峡,海军学院在惊涛拍岸声中拔地而起。飞檐斗拱间,新漆的朱红还泛着光泽,檐角铜铃随风轻晃,似在诉说着大明海防的新篇。
李祺站在学院最高处,望着白帆点点的海面,心中满是对未来海权的憧憬。
待一切事宜妥善安置,他便策马扬鞭,踏上了返回京师的漫漫长路。
此时的京师,国公府内梧桐叶渐黄。
近些年来,李善长的身子骨愈发衰弱,佝偻的脊背像一张拉满却再无力气的弓。
李祺回到家中后,只要无事缠身,便会静静地坐在父亲身旁。有时陪着父亲在庭院中晒晒太阳,看老管家缓缓修剪花枝;有时听父亲用沙哑的嗓音,回忆往昔与太祖并肩征战的峥嵘岁月,那浑浊的眼中偶尔也会泛起一丝光亮。
这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案几上,李祺随手翻看着新到的报纸,一行加粗的文字突然跳入眼帘——“海西木里吉寨人武云率其子满哥秃孙、可你、武云慕义来归,帝嘉其一门敬顺天道,尊事朝廷也,赐姓武氏,授田宅,给饩廪,恩养甚厚”。
看到这里,李祺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报纸上的字迹,目光逐渐变得深邃而锐利,脑海中已然勾勒出一幅经略辽东的宏伟蓝图。
思绪不由得回溯到洪武三年,彼时徐达与李文忠率领的明军如猛虎下山,一举攻克元大都。当残阳将蒙古骑兵的背影拉得长长的,他们仓皇逃出中原大地。
朱元璋凭借着北伐的赫赫军威,派人携诏谕前往北元辽阳行省。诏谕被工整地誊写在明黄的绸缎上,墨香四溢。上面一方面引经据典,宣扬着“天命无常,有德者居之”的天命论,字字铿锵;另一方面恩威并济,措辞严厉地要求包括纳哈出在内的旧元官军投降,字里行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彰显着大明欲不费一兵一卒和平收复辽东的决心。
不得不说,朱元璋不愧是雄才大略的战略家。这一决策并非因北伐的胜利而盲目自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彼时的辽东,虽北元势力残存,看似强大,实则如一盘散沙。元丞相也速率领残部遁往大宁,那片广袤的草原深处,不知藏匿着多少不安定的因素;辽阳行省丞相也先不花驻兵开原,城墙之上旌旗在风中猎猎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