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尘埃落定!布政使启程!(1/4)
说白了,都是因为利益。
士绅缙绅本就眼巴巴地等着南洋贸易启动,现在安南一打下来,他们自然望风而动,提前布局。
其二,促进交趾地区与大明的尽快融合。
李祺坚信,随着“马车黄金”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天下,那些闻风而动之人,绝不仅仅只有重利轻义的商人。
在这个时代,黄金的诱惑远比后世要大得多,其价值也在不断攀升。当初,老朱钦定一两黄金兑换四两白银,定下了二者的兑换比例。但李祺心里明白,黄金本就更为罕见稀少,所以这兑换比例其实一直在暗中上涨。到了嘉靖年间,兑换比例已经达到了一比七;而到了明末之时,一两黄金更是能兑换十两白银,兑换比例相较于明初,竟上涨到了恐怖的二点五倍!
大明在中后期,白银储量日益增多,而黄金却始终稀缺。
当交趾地区“贱金重银”的消息传来,李祺笃定,那些生性贪婪之辈,绝对不会甘愿眼睁睁地看着他人大发横财,而自己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随着这些“投机分子”如潮水般疯狂涌入交趾,必将极大地促进交趾地区与大明的融合,让交趾从此紧密地与大明王朝联系在一起,成为大明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商贾士绅的大量涌入,也必然能够带动交趾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为黄福这位布政使兼按察使恢复当地民生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三,等到这些人满怀期待地抵达交趾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传言那般,安南并非遍地都是黄金,他们心中必定会群情激愤,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欺骗,甚至不乏有人会心生怨念。
但就在此时,黄福适时地抛出“南荼县有巨大金矿”的消息,这些“投机分子”又会作何选择呢?是心有不甘地不远千里白跑一趟,就此打道回府,还是怀着一丝希望,前往南荼县一探究竟?
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南荼县究竟有没有金矿,李祺其实并不确定,他只是偶然间想起了后世看过的某篇报道。所以,他便让这些“投机分子”前去试探一番。
若南荼县当真有金矿,那自然再好不过,这金矿便属于国家产业,届时由大明战兵接手,又可以为国库增加一笔丰厚的收入。若根本就没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