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3/4)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改进和推广。
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方面,林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她积极向农民宣传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她组织培训活动,向农民传授生态农业技术,引导他们采用绿色防控手段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等替代化学农药,使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通过这些努力,不仅有效地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还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为了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林瑶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她推广了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在这种模式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后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而农田生产的农作物又可以作为饲料供应给养殖场。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林瑶还积极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她认为,要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好处。因此,她与当地政府合作,在一些地区开展了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在这些试点地区,农民只要采取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方式,如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生态补偿资金。
为了确保生态补偿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林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她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的生态保护行为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补偿。同时,她还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将生态补偿的政策、标准、评估结果等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农业生态补偿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林瑶的带领下,企业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土壤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恢复。同时,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得到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