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江岁宁手握五家铺子(2/3)
了一句安慰。“嫣儿,你也吃饭吧,下次好好考。”一顿饭下来,江岁宁几乎一句话都没说,纯纯看戏。等到吃过饭,郑嫣儿立刻回了房间,开始用功的读书,卯足了劲想要在下一次将这口气争回来。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面,宁墨斋的事情终于全部完成。伴随着热闹的鞭炮声和百姓们的围观与欢呼,宁墨斋重新开张,这一次,宁墨斋既拥有了民心,又拥有了朝廷授权,短短时间,彻底和皇城中的其他书局拉开了差距。一切进入正轨之后,江岁宁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又盘算起了第三家铺子。几个月后,名为宁馐馆的酒楼在年尾的欢腾喜悦的气氛中正式开张。春雨添花色,清风半夜蝉。梧叶落尽,雪上枝头。转眼,一年多过去,又是一个新春。距离江岁宁的及笄礼只剩一个多月,江家已经早早的准备了起来。在这一年多里,郑嫣儿通过了书院考核,考核成绩也逐步进入中游地带,可是整个人也累的够呛。几个月前,大概是实在受不住了,也可能是看着江岁宁一家接一家的开铺子,赚的盆满钵满,眼红心热,放弃了继续去书院,转而开始缠着郑氏,也想要开铺子做生意。至于江岁宁,这一年多里,她生意越做越红火,第五家铺子,已经在两个月前开张。那是一家米粮店,叫做宁裕庄。除此之外,半年多前她还开了一家名为宁锦坊的绣坊,只不过和北阳国绝大多数的绣坊不同,进去学习刺绣的女子,只要手艺过关,在学徒期间做出的绣品卖了银子照样可以拿到分账。因着这一点,宁锦坊很受欢迎,有不少女子都愿意入内学手艺,冲着银子钻研的也格外认真。仅仅半年时间,宁锦坊的绣品就已经彻底在皇城铺开了门路。至于宁裕庄,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米粮铺子,但是却是和皇城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息息相关,更是不愁生意。至于江岁宁的名声,早已经在整个皇城之中传开了。有人说她心地良善。一直记着宁墨斋供百姓纳凉的事情。有人夸赞她会做生意。宁月阁拢了皇城贵女。宁墨斋成了书生学子们的汇聚地。宁馐馆毫不吝啬的请来了各地大厨,菜品丰富,选择多样,陈年佳酿满目,四季口味不同,成了皇城中达官显贵宴请时的热门选择,几乎是日进斗金。至于宁绣坊,绣品精致但并不昂贵,深受寻常百姓的欢迎。还有宁裕庄那米粮铺子,更是面向整个皇城的生意。五家铺子,从高门富户到寻常百姓,都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