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想通 放下心结(2/3)
智者的锋芒与沉静,重新回到了他们的眼底。他们不再仅仅是流寓中苟延残喘的囚徒,更像是重新握住了无形权杖的……谋断者。
周县令站在廊下,迎着微凉的晨风,深深吸了一口气。岭南湿重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露水和泥土的气息。他低头,展开手中那卷凝聚了一夜心血的文书,首页几个浓墨大字力透纸背:《岭南兴革十疏》岭南县衙后院的几间厢房,门窗装上了透明的玻璃,地面铺着干净漂亮的瓷砖,房间里摆放着崭新的柜子还有床,就连被褥都是崭新,透着一股阳光的味道。
房间虽不奢华,却干净齐整,隔绝了流寓之地终年不散的霉腐与喧嚣。
药炉在廊下咕嘟作响,散发着苦涩却令人心安的气息。赵秉谦的妻子坐在窗边,就着明亮的天光,用新领的棉布为儿子缝补一件磨破了袖口的小褂。
孩子蹲在院子里,用小木棍拨弄着泥土里钻出的蚂蚁,脸蛋上少见地透出健康的红润,不再是在流寓时那令人揪心的蜡黄。
赵秉谦站在廊下,看着这一幕。妻子低垂的眼睫下,是久违的平和。儿子偶尔抬头望向他,眼中不再有惊惶,只有孩童纯然的专注。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袖口,那粗糙的棉布纹理摩擦着指腹,带来一种奇异的、沉甸甸的真实感。
岭南的阳光晒在背上,暖意透过单薄的青衫,却驱不散心底深处盘踞的寒意——那是对千里之外那座冰冷皇城的绝望。
诏狱的阴森,流放路上押解差役的鞭痕与秽语,族中子弟在驿站病倒却求医无门的哀嚎,最终化作荒草萋萋的坟茔……一幕幕如同淬毒的冰棱,反复刺穿着早已麻木的心。朝廷早已将他们连同他们的姓氏、过往、亲族,一并弃若敝履。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岭南湿热的风灌入肺腑,带着泥土、甘蔗和草药混杂的气息。再睁眼时,目光落在妻子手中那件小小的旧褂子上。
针脚细密,是她多年未展的温存。落在儿子因蹲得太久而微微撅起的小屁股上。落在院角药炉升腾的白气上。
岭南何辜?
它只是收容了他们这些无处可去的残躯与破碎的家。这里的百姓,面朝黄土,背顶烈日,挣扎求生,与他们又有何异?
朝廷的雷霆雨露,是天子的事。可岭南的土,岭南的水,岭南这一方百姓的命,不该由那远在天边的旨意来决定其沉浮。
“……爹?”儿子不知何时跑了过来,扯了扯他的衣角,仰着小脸,手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