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粮油布匹是硬通货(3/4)
党政府也不做人,一会发行这币,一会儿发行那券,弄得物价飞涨,钱毛的吓人,老百姓都不知道咋过日子了。
经历过这么多,吃了好几次闷亏之后,原本憨厚的韩赵氏却明白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存钱不如存东西!坚决不做守财奴!
钱说不定啥时候就会变成废纸,(她谁都没敢说,她还存着一千多万法币砸手里没花出去呢!)东西却不会!
尤其是粮米油盐,布匹棉花等生活物资,都是硬通货,只要人活着,那就离不了!
有时候钱买不来东西,东西却能置换回来东西。
老太太恍恍惚惚好几天,随后的日子里,她的做法却是让韩昭昭最喜闻乐见的,老太太开始偷摸往家存东西了!
饭后,洗碗刷锅,老太太又在灯下做针线活,她们祖孙俩这几天都没少干活,衣服上不知道啥时候撕了几个三角口子。
把笸箩里的一卷补丁比量了又比量,韩赵氏才选出了满意的几块小补丁。
边打补丁她还边自言自语:“这布料有些涝了,都不吃针线了,看来得想办法存些布料了。”
韩昭昭已经纳完了一只鞋垫,正要开始进攻下一只,她奶说话了:“昭昭,你不是和小三子说好一起看小人书的吗?
去找他玩吧!你也好长时间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今天晚上别在家干活了。”
孙女变得能干了,也不出去疯跑了,韩赵氏心里又是高兴又是伤感,只能赶孙女出去玩。
“哎!那我出去玩了,奶,您也别缝了,上了一天班怪累的。
晚上光线不好,别把眼睛累花了,还得戴老花镜,多不方便呀!”
韩昭昭想想,自己也又能总是被动的等着小朋友们上门找她玩。
她又不是社恐,也得主动上门,也好趁机多了解一下邻居们的情况。
拿着小人书,韩昭昭就去了小三子家住的院子。
这个院子是个二进院,面积也不比韩昭昭家的院子大多少。
倒座房里住着一户姓崔的人家,家里有六口人,除了她媳妇,还有四个孩子。
小崔以前大户人家的下人,专管给主人拉洋车。解放后还是拉洋车,不过已经归市政部门管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