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8)(5/5)
、涨价了”谣言,真实目的是抬价销售赚取不当利润;“降雪能冻死病毒”“下场雪生病的人就少了”等毫无科学依据的说法极易带偏公众判断。
杜撰安全谣言,造成恶劣影响。近期,一些人为获得更多流量,不惜炮制安全类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如有网民故意编造发布“河南郑州一高校澡堂漏电致17名学生死亡”“郑州某高校发生火灾”“起火仓库内有储油罐”“火场发生爆炸”等不实信息,引发公众质疑和担忧;有网民利用ai技术自动生成并散播“江西发生‘3·24’重大交通事故并公布调查报告”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和安定局面;还有网民根据主观臆想擅自发布“海南乐东有人偷小孩放在纸箱里导致窒息死亡”的虚假信息,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上述造谣者均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或刑事处罚,为自己的造谣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此外,12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今日辟谣”栏目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典型谣言和误区”,围绕“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污染还严重”“新能源汽车昙花一现、发展前景有限”“新能源汽车在雨雪天不可以充电”“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起火燃烧”等有关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车辆安全、环境保护等话题的不实信息和网络谣言进行集中辟谣,力求为公众澄清谬误、解疑释惑,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2024新年伊始,涉及假期出行、旅游消费、冬季消防、食品安全、疾病防治等领域的谣言或频发高发,混淆视听、误导认知。此外,每到年终岁末,都是诈骗案件季节性高发时段,花样翻新的骗局和套路往往令人防不胜防。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增强谣言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不被谣言蒙蔽双眼,避免落入陷阱圈套,在平安、健康中迎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