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4)(4/6)
总决赛上,“羊脂籽米”声农2号品种粳米再获金奖。这也是国内唯一连续三年蝉联大赛金奖的品牌,获评首批进入《国际米食味中国赛区名人堂》奖项。
以生态种植为抓手,以绿色有机为目标。阿拉尔市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理念,鼓励和带动辖区农业发展企业、水稻种植户进行绿色种植,严把每一个环节,确保水稻原生态生长,赢得消费者青睐,获得市场认可,以此做大做强羊脂籽米区域品牌,为稻农增收、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加码”。(完)
千年古城为千岁樟树“让路”
中新网绍兴1月9日电(项菁 周可阳)眼下,浙江绍兴古城内最后一个“城中村”塔山村拆改项目正在进行,一棵树龄1043年的樟树近在百米。“新项目是否会影响到老樟树”备受民众关切。记者从相关部门最新获悉,古城将持续为千岁樟树“让路”。
绍兴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不只是文物瑰宝,古树名木也在这方土地上留下了岁月的印记,见证了城市的变迁。
据史料记载,绍兴十一年(1141),少保判绍兴府兼修奉攒宫事的孟忠厚定居绍兴。他看中了此处的一棵百年樟树,遂建宅于此,将这棵树“圈入”自家后花园。千百年后,孟府花园已不复存在,其位置成了城市重要道路,而曾经的樟树仍屹立不倒,“路中有树”成为古城一道独特风景。
如今,这棵老樟树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延安路与稽山路交叉口,老远就能看到这团醒目的“绿伞”。大樟树静静屹立在路中央,七八根柱子支撑起树木的重心,来往车辆都会主动减速绕行。
从树下的古树名木保护牌上看到,这棵大樟树是“樟科樟属”植物,树龄已有1043年,树高13米,胸围45米,平均冠幅约15米。大树的树干虽因衰老、虫蛀等原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树洞,但依然枝繁叶茂,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据了解,此次拆改工程秉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严格管理”的古城保护原则,旨在改善民居环境,更好地展现古城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而由此引发的“为树让路”并非偶然。
早在20世纪80年代,这里便有一起“路让树”的美谈。彼时,这棵樟树仍长在绍兴城市的小路边上。因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