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9/17)
布会上获悉,2023年珠江水运经济指标呈全面恢复增长态势。其中,珠江水系四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全年预计完成水路货运量1501亿吨,比上年增长79,水路客运量达4530万人次,超过前两年(2021年和2022年)总和。
珠江水系是中国第三大水系。2023年,珠江水系港口全港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947亿吨,比上年增长7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2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982万标箱,分别增长69、23。西江航运干线沿线港口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65亿吨,增长82,集装箱吞吐量736万标箱,增长85。
作为西江航运干线上最大的梯级枢纽,自2020年来,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已连续4年超过15亿吨。去年,该船闸货物通过量再攀高峰,达到96万吨,比上年增长1822。珠江另一个重要船闸大藤峡船闸去年也迎来高速发展,船闸过货量达到3988万吨。
据珠航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王灿强介绍,去年珠江水系内河完成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5亿元(人民币,下同),是2022年全年投资额的两倍有余,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新高。其中,港口项目完成投资3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9;航道(含船闸)项目完成投资23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61。截至目前,珠江水系“十四五”前三年完成投资已超过“十”五年完成投资。
2023年,珠江水系共有水运工程建设项目102个,总投资超1770亿元。其中,5月23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建设已进入全线动工、全面提速阶段,自开工建设至12月14日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241亿元;富宁港项目一期工程、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口二级航道工程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今年新建70家智能工厂 “智造优等生”上海希冀构建“产业大脑”
作为中国“智造班”里的优等生,上海的“智造成绩单”亮眼。记者从1月3日召开的上海市智能工厂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上海已累计建成19家国家级智能工厂,177家市级智能工厂,完成1000多个智能制造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