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令朱棣头疼的两个对手(3/5)
奸臣,是按照朱元璋留下的遗训帮助侄子铲除恶人。
但此时若是炮轰朱元璋的牌位,除了会留下对老爹大不敬的骂名,还会违背“清君侧”的理由,公然承认自己是个起兵谋反的乱臣贼子。
这变成了济南城的一道护身符。朱棣面对铁铉的损招,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准备撤兵回营。
可更让他意外的是,铁铉和盛庸居然还有后手。他们在朱棣部队刚一转头撤军时,突然带兵冲出了济南城。朱棣根本没料到对方会主动出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而铁铉和盛庸也确实够狠,直接把朱棣追出了几百里以外,还顺手收复了德州。自此,铁铉有了“铁城”的称号。
济南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让南京朝廷重拾了自信,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建文帝也终于做出了一次正确的任命,任命铁铉为兵部尚书,盛庸接替了李景隆的统帅位置。
朱棣并没有因为战败而失去信心,他认为铁铉和盛庸不讲武德,自己是因为大意才吃了大亏,而且他根本没把当上统帅的盛庸放在眼里。
然而,在之后的交战中,盛庸却成了朱棣最可怕的敌人,一场惨败即将来临。那么,在朱棣和盛庸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明朝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险些灭杀了后来的大明皇帝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盛庸】
他是燕王朱棣最恐惧的对手,从一个抱头鼠窜的小角色一战成名,成了对抗朱棣的主要统帅,几乎歼灭了燕军的精锐之师。
本期视频,我们就来了解靖难之役中一向被朱棣看不起的盛庸,是如何成为他的最强敌人的。
在上期视频中,我们讲过,在靖难之役期间,朱棣攻打济南时遭遇了第一次战败。他被读书人铁铉和并不出名的盛庸接连击败。
盛庸在之后因功接替了李景隆,成了对抗朱棣造反的统帅。朱棣虽然在济南遭遇了不小的挫折,还险些中了铁铉的诈降之计,但他的造反信心并未受到打击,甚至把刚刚成为主帅的盛庸视为无名之辈。
朱棣看不起盛庸也并非毫无道理。史料对盛庸的出身和籍贯没有详细记载。在济南保卫战之前,他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例如,1399年建文帝派出老将耿炳文,在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