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法正不死(1/5)
除了李白,贺知章还与众多文人墨客交往甚密。他和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人并称“饮中八仙”。
杜甫曾作《饮中八仙歌》,开篇写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生动描绘出贺知章醉酒后的憨态可掬:他骑马如乘船般摇摇晃晃,甚至不慎落入井中,竟能在井底酣然入睡。
如此率真随性,无愧“狂客”之名。贺知章晚年更加放荡不羁,自号“四明狂客”。他诗兴大发时,挥毫泼墨,所作诗文不加雕琢,自然天成,被世人视为珍宝。
公元744年,86岁高龄的贺知章向唐玄宗请辞归乡,请求成为道士。唐玄宗对这位老臣极为敬重,不仅欣然应允,还亲自送行,命太子率百官相送。
这份殊荣在唐朝历史上极为罕见。贺知章在朝为官50载,从未回过故乡,此番归乡感慨万千,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故乡的山水依旧,人是已非,村口的垂柳愈发粗壮,当年的孩童已长大成人,而眼前的他在孩子们眼中竟成了陌生的来客。
这首诗饱含着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却又不失幽默与豁达,没有丝毫悲戚之感,尽显其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回乡后不久,贺知章安然离世,结束了他潇洒而传奇的一生。
贺知章的诗文风格清新潇洒,自成一派。《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将柳树的婀娜多姿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感悟的抒发,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他的书法也有极高造诣,尤其擅长草书。其草书作品笔法秀美流畅,结体平稳大气,笔法变化丰富。虽然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件件皆是精品。
如日本皇室收藏的草书《孝经》,从中可领略其书法的独特魅力。
【他若不死,便无三国,计谋远超诸葛亮,刘备的第一谋士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那位料事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