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诗家天子(2/6)
并为其做了 13篇注解,其军事见解被后世列为《孙子兵法》的权威注解之一。唐宪宗讨伐藩镇时,杜牧献上平定叛乱的计策,宰相李德裕采用后大获成功。但可惜在中唐混乱的政治斗争中,他的军事才能未能得到充分施展。
晚年的杜牧历经人生起伏,早已看淡一切。他借口要照顾弟弟,请求到湖州当刺史。在湖州,他把祖上的樊川别墅重新修整了一下,常在此以文会友。
大中六年冬天,杜牧病重,自知大限将至,便给自己写了墓志铭,还整理并焚烧了生前大部分文章,仅保留了十分之二三。不久后,这位大才子就在长安安仁里的家中去世了,享年 50岁。
杜牧的一生,既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流不羁,又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壮志难酬。他的诗虽历经千年,却依然特别吸引人,让我们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去读。他在《阿房宫赋》里的那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就像永不生锈的指南针,始终标定着中国文人的精神方向。
从屈原在江边吟唱《离骚》,到范仲淹登高时喊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杜牧在秦淮河畔的叹息,到龚自珍为《病梅馆记》写下的呐喊,这些清醒而痛苦的文化守望者,总在盛世狂欢中默默守护着文明的火种。
今天我们漫步在杜牧笔下的二十四桥,要寻找的不仅是诗句里的明月光,更该找回那种在歌舞升平中也能听见危机声响的警觉。
【唯一一个能在七绝诗上力压李白,还被成为诗家天子的人,到底有多可惜历史小知识唐朝】
他出身农户,却成为诗家天子。一生交友无数,光送礼的就有52人,却没想到因为一顿酒,把好友孟浩然给“喝没了”。
他的七绝诗几乎占了盛唐绝句的1\/6,整个大唐没有李白可以与之媲美。可惜他才华横溢,却因不明原因被人拳打脚踢致死。他就是唐朝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昌龄。
公元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农户家里。小时候的他,一边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一边拼命读书。23岁那年,他做了个挺特别的决定,跑去嵩山修道。
在那安静的山林道观里,他每天读道家经典,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