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才女(3/6)
爱丘山”的因子。虽说他挺羡慕外祖父洒脱自在的生活状态,但内心深处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依然强烈。
20岁时,陶渊明初次踏入官场,担任江州祭酒一职。这职位事务繁杂,要处理田租、户口、农村水利等诸多事宜,犹如领导的得力助手。
然而没过多久,他便选择了辞职。据《宋书》记载,他的离职原因是“不堪吏职”,但实际上真正令他难以忍受的是上司王凝之的昏庸无能。
时光匆匆,6年转瞬即逝。此时的陶渊明已为人父,家中5个孩子嗷嗷待哺,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再次将目光投向官场。
恰逢此时,江州刺史桓玄向他伸出了橄榄枝。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桓玄野心勃勃,正谋划着推翻东晋王朝。这一事实让忠君爱国的陶渊明内心充满了苦闷与挣扎。
公元401年,母亲不幸去世,陶渊明以回家守孝为由辞去官职,离开了桓玄。此年桓玄攻入建康,图谋篡位。
而在家守孝的陶渊明心中默默期待着能有机会讨伐他。于是公元404年,陶渊明投奔了准备讨伐桓玄的北府军将领刘裕。
同年6月,桓玄兵败被杀,刘裕因平叛有功而大权在握。但很快陶渊明便察觉到刘裕与桓玄没啥两样,同样觊觎着皇位。这下陶渊明又失望了,没待多久,又从刘裕那儿辞职了。
后来,他又在刘敬宣手下当参军。结果这刘敬宣性格软弱,在乱世里自己都顾不上,陶渊明最后也辞职了。无奈之下,陶渊明只能再次回归家乡,“裸辞一时爽,没钱泪两行”。
回归田园的陶渊明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之中。为了生存,在叔叔陶夔的引荐下,他最后一次踏入官场,出任彭泽县令。
这工作待遇还行,县里有100亩公田,收成全都归他。可谁能想到?刚上任没多久,上面派督邮来检查工作。这督邮仗着自己有点权力,要求陶渊明身着官服,备好礼品,毕恭毕敬地前去迎接。
这一要求彻底激怒了陶渊明。他一怒之下喊出了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毅然决然地写下着名的《归去来兮辞》,从此彻底告别官场,踏上隐居之路。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