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8章(1/2)
皇帝就这点好,听得进去劝。
松了口气后,毕自严又好奇的问道:“陛下,您刚刚说不用花朝廷的银子,让商人出银子,商人们会同意吗?
这可不是修修补补,估摸着至少得自己府内的道路得数万两之多,这不是小数目。
商人们即便是想,但估摸着也是有心无力的。”
崇祯先是点了点头,然后神秘的一笑,轻声道:“如果只是单纯的掏银子肯定是不行,但如果这里面有利可图呢?”
“毕爱卿,《周礼》中说从国都镐京到四面的十二个关口,都修建了一条长达五百里的驿道,称之为直通,是谓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驿道沿途设置了庐、宿、市等,庐就是饭馆,十里一座,宿就是住宿的旅馆,称之为路室,三十里一座;市就是集市,有较大的且豪华的旅馆,称之为候馆。
候馆和路室可以住宿吃饭,还能给马喂草料等等。
后来还建立了一套专门的馆舍制度,即馆、寄寓和施舍三个等级,馆是接待他国官员的,后两者则是接待百姓的。
始皇统一后,征发大批力役,整治天下驰道和驿道,畅通无阻通天下,并制定和颁布了邮驿法令,设立供过往的官吏、驿使和民间商旅者‘驿站’和‘邮亭’。
汉承秦制,在秦的基础上再次完善,之后各朝完善,到了我大明一朝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说到这里,崇祯心中不禁了感慨了一声。
后世的服务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而且还是分大小服务区的。
所以,除了科技的发展,生活上的东西,玩来玩去就是以前那一套而已。
听着皇帝的描述,毕自严思索了几息后轻声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让富商们出银子修路,然后将路上的‘候馆’的经营权给富商,作为修路的银两?”
“此是其一。”
崇祯点了点头:“第二项则是附加收入,例如附近百姓将自家的手工、山货等拿到候馆前交由富商代为售卖,富商收取半成或者一成的中介费用。
南来北往的客商总有购买的,甚至说被行商直接包圆了。
相对于附近百姓自己走几十里地去县城,放在家附近几里十几里的候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