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稳定军心(2/6)
在半路上截住了弃军逃走的司马颖,使得军队的哗变损失仍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并没有实施暗杀夺权的机会。
而义军接下来能否重整旗鼓,也就看卢志的本事了。
毕竟现在有近十万溃兵,星散在魏郡与汲郡之间。若处理稍有不慎,让这些溃兵落草为寇,或转投赵王,那就会成为新的祸乱之源,引发一轮又一轮的民变。事实上,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棘手,也都不想处理此事。而在司马颖无能的情况下,有资格处理此事的,也无疑只有卢志了。
卢志的表现无疑是非常杰出的。他不止应对得极快,而且应对得也极为合理。溃兵们还没来得及逃出多久,很快就撞上了卢志临时为他们设置的关卡网络,将他们层层阻隔在魏郡南部。
一些松散的溃兵被劝住了,毕竟在组织的面前,没有组织的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人只有在集体之中才显得强大,人也向往集体,因此很容易就被规劝下来。但在溃兵之中,这种人仅仅占据少数。
哗变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恐慌传播,人也很少是盲从的,至少需要一个盲从的理由。因此,溃兵队伍往往成群结队,有说不完理不清的关系:他们或是同乡,或是姻亲,或是主仆,或者干脆就是一整支响应勤王的义军首领。经过这一战后,许多人对获得胜利感到渺茫,就干脆趁哗变机会,想脱离义军。
其中为首的便是高元所部。高元本人乃是章武相,手下的军队多半也是章武人。他们打了败仗后,害怕被司马颖问责,因此颇为恐慌。而在高元传达撤军令的时候,麾下有一个名叫文定的,乃是高元的军司马,也是章武国地方上有名的豪族。
稍作思考后,文定意识到这是个夺权的大好机会。当即设计,谣传说敌军来袭,煽动军中生乱。失序之际,他出其不意,领着家奴一举刺杀了高元,而后聚拢了六千余章武溃兵,打算趁机遛回章武国。他对溃兵们宣传说:义军如此惨败,赵王必胜。他们大可以先返回章武国,然后转投赵王,直接占地为王,做章武国的土皇帝。
只不过聚拢溃兵花费了文定大量的时间,等他想要北上时,卢志已在北面设下了重重关卡。面对这样规模的溃兵,一个十几人的关卡怎么可能堵得住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