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2)权威解读 标本病全面治疗原则(4/5)
病的同时,继续治疗泄泻。
先患某病而后发生中满腹胀的先治他的标病
中满腹胀作为标病,可能因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原有疾病的发展、治疗药物的副作用、饮食不当等。治疗时应首先明确中满腹胀的原因,针对其进行紧急处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原有疾病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先患腹中胀满,后出现烦心不舒症状的,先治他的本病
在这种情况下,腹中胀满是原发病或主要矛盾所在,而烦心不舒则是由腹中胀满引起的继发性症状。由于烦心不舒往往与情志因素有关,且其根源在于腹中胀满对脏腑功能的影响,因此治疗时应首先针对腹中胀满这一本病进行治疗。通过调理气机、消除胀满等方法,恢复脏腑功能平衡,从而缓解烦心不舒的症状。
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状态往往被看作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邪气,则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当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入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关于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邪气与正气相互作用,以及大小便不利作为标病的治疗原则,中医有着独特的见解。
对于大小便不利这一标病,中医认为它是由于邪气阻滞、气机不畅或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由于大小便的排泄是人体排除废物、调节水液平衡的重要途径,因此当大小便不利时,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中医会首先采取通利大小便的治疗方法,以迅速缓解患者的急迫症状,减轻痛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通利大小便只是治标之法,其目的在于为治本创造有利条件。在大小便通利之后,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一步分析邪气与正气的关系,找出导致大小便不利的根本原因,即本病所在,然后针对本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
实证的治疗——“本而标之
当疾病发作表现为有余的实证时,这往往意味着邪气盛实,正气尚未虚衰,机体呈现出一种亢奋或壅滞的病理状态。此时,治疗的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