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10)风雨、寒湿之邪的健康危害全解析(2/3)
紧绷,实则内部充满了紧张与压力。此时,若以外力触按,势必会加重局部气血的瘀滞与冲突,从而引发疼痛。
黄帝问寒湿之邪伤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寒湿之邪气伤人,会使皮肤失去收缩功能”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体系中寻找答案。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寒湿之邪气”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湿邪是自然界中水湿之气太过,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停聚体内所产生的病理因素。而寒邪,则是自然界中寒冷之气太过,或人体感受寒冷之气所引发的致病因素。当寒湿二邪相合,其致病特点更为复杂多变,既有湿邪的黏滞重浊,又有寒邪的凝滞收引。
接下来,我们看这一邪气如何影响皮肤。中医认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等多种功能。而皮肤的这些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血的充盈与流畅,以及卫气的固护作用。当寒湿之邪气侵袭人体时,它们会阻滞气血的运行,影响卫气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皮肤失去应有的生理状态。
具体到“皮肤失去收缩功能”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寒湿邪气导致皮肤的气血运行不畅,卫气失于固护,使得皮肤失去了正常的弹性和紧致度。在中医看来,皮肤的收缩与舒张,是气血、卫气与皮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这种平衡被寒湿邪气打破时,皮肤就可能出现松弛、无弹性等变化。
当然,这里所说的“皮肤失去收缩功能”并非指皮肤完全无法收缩,而是指相对于健康状态而言,皮肤的收缩能力减弱或出现异常。在实际的临床中,寒湿邪气伤人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皮肤问题,如湿疹、皮炎、冻疮等,这些疾病都可能伴有皮肤收缩功能的异常。
关于“虚症大多会引起皮肤松弛而有皱纹,卫气不足,营血滞涩等症状”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气血理论出发,进行一番探讨。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中医所说的“虚症”,并非简单的身体虚弱或缺乏营养,而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或气血阴阳等生命基本物质亏损的病理状态。当人体处于虚症状态时,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防御能力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