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1)五实和五虚的症状和预后(4/6)
邪气过盛。在中医看来,心主血脉,脉象的盛衰可以反映出心气的强弱。当心受到邪气侵袭,心气亢盛时,脉象便会显得充实有力。
皮肤发热被看作是肺受邪气过盛。肺主皮毛,皮肤的状态可以反映出肺气的盛衰。当肺受到邪气侵袭,肺气郁滞时,皮肤便会发热,甚至可能出现红肿等症状。
腹胀被认为是脾受邪气过盛。脾主运化,当脾受到邪气侵袭,运化功能受损时,便会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大小便不通,这被归咎于肾受邪气过盛。肾主水液代谢,当肾受到邪气侵袭,水液代谢功能受阻时,便会出现大小便不通、水肿等症状。
心烦意乱被视为肝受邪气过盛。肝主疏泄,调节情绪。当肝受到邪气侵袭,疏泄功能失调时,便会出现心烦意乱、易怒等症状。
这五种实症状态在中医中被称为“五实”,它们分别对应着五脏受到邪气侵袭时的不同表现。通过观察和诊断这些表现,中医医师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病邪的性质,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虚”: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心、肝、脾、肺、肾)与五气(心气、肝气、脾气、肺气、肾气)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五脏的气血不足时,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脉细通常被解释为心气不足。在中医看来,脉象的变化能反映出人体内部的状况。脉细可能是由心血不足、心气虚弱等原因导致,需要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
皮肤发冷可能与肺气不足有关。肺气具有温煦体表、调节卫气等功能,肺气不足可能导致皮肤失去温暖,出现发冷的症状。
气短并不一定完全是肝气不足的表现。虽然肝气郁结或不足可能导致气机不畅,出现气短的症状,但气短也可能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心肺功能下降等。
大便泄泻与肾气不足有一定的关联。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液代谢,肾气不足可能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出现泄泻等症状。
不欲饮食通常被认为是脾气不足的表现。脾主运化,脾气不足可能导致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
黄帝问得了五实五虚之症的,也有痊愈的,这又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胃气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因为它与食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