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1/2)
现在各大农场都颇为识趣,拉了一车又一车的副食品过来,做领导的不能不表示一点吧?
她乐呵呵地看着农局长不说话。
农彦平迎着她直晃晃写着“要钱”的目光,心中不怒反笑,但看久了心里直哆嗦,只想落荒而逃。
她是怎么敢伸手的?
打秋风也就算了,还一阵接着一阵打,地主老财家也禁不住她掏!
……
林红樱最终还是从农垦局薅下了一团羊毛,申请了五千元人民币,用以鼓励创新、改良工艺。
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意在这“同心协力”、“为国加班”的浪潮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一个老师傅改良了传送履带工艺,将生产效率提高了10;一个劳动能手发明了“万能工具箱”,将生产效率至少提高30。
一个年轻的工人把生产车间中的粉尘过多的现象上报给安主任,同时发明了滤除粉尘的空气滤网,不仅给工友们创造了更清洁、舒适的环境,还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他们统统都获得了三十斤大米、六斤猪肉,外加十元的物质奖励。
当然,这不完全是奖励的功劳。
有很多劳动模范都婉拒了组织上给予的物质奖励,他们说自己琢磨出这些创意,只为提高厂里的工作效率。
要是自己的创意能够帮助到大家,他(他们)就很满意了。
林红樱相信有些人是真不在乎物质奖励,但要鼓励科技、提倡创新就不能坏了规矩,寒了人心。
在这股热情的浪潮下,各大军工厂积极响应,职工积极工作,产能不断攀升。
振华农场、八六三农场的拖拉机提前交付,其他农场羡慕地看着他们率先用上了拖拉机,赶紧去打听门路。
摸到门路后他们火速送来自己农场的土特产。谷类、禽类、鱼类、豆制品(豆油豆腐)、糖、乳制品……甚至还有振华食用菌厂的菌菇,可谓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
食堂师傅那锈了两年的大铁锅,这段时间都被油花滋养得黑光油亮。
工厂每天由提供两餐变成了提供四餐,除早、中、晚饭外还多加了一顿夜宵。正餐每顿六个菜,三荤三素,食堂的师傅们忙得脚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