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胎死腹中的总罢工(1/3)
1946年4月,日本在美国的监督下进行战后首次大选,吉田茂担任第45任日本首相并组建吉田内阁。
6月13日,针对日益壮大的工会势力,吉田设立“经济安定总部”,发表“保持社会秩序”声明,放任警察对“有争议劳动者”的逮捕。
在政府的授意下,9月初,日本海员资方宣布4万3千人的大裁员,同一时间,日本国铁宣布一次性解雇7万5千人,这一下子,可就彻底点燃了日本工人运动的导火索。
1946年末,吉田内阁发行新版日元,不料却因没有经验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工人阶级的生活难以为继,甚至大量政府官方雇员都面临失业的威胁。
因此,为了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更为了寻求改革,在日共领导人德田球一的带领下,一个全新的组织“日本全官公厅共同斗争委员会”(简称全斗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全斗会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日共领导的“产别会议”,左中偏右的社会党团体“日本工会总同盟”也加入到了其中。
原因很简单,小企业主的日子也快过不下去了。当局的做法是简单粗暴,每家每户发五百日元补助。
这啥概念?在当时,一张电影票都要3000元,这么点钱简直杯水车薪。
除了资本家,日本上上下下都非常不满,然而1947年的元旦,吉田茂的一番讲话彻底激怒了广大劳工群众。
在新年致辞中,吉田茂将广大劳动者称为“不逞之徒”,即因为政争而心怀不满的暴徒,在后来一部分人将这份演讲中的“不逞之徒”四个字归咎于清泉铭越认为这份讲稿是他写的,因为他当时是首相吉田茂的秘书,部分民众认为,这是贵族式的傲慢。但其实这完全是脱稿,是吉田茂的“真情流露”。但不论如何,这口锅,他注定是要和首相吉田茂共同分担了。
民众之所以会有这种印象完全是因为在战后为了解决日本严峻的财政危机,在麦克阿瑟将军领导的驻日盟军总指挥部(neral headarters 简称ghq)下,日本政府开始研究财产税的征收问题。
1946年11月,日本第90次帝国会议通过了《财产税法》。根据规定,上至天皇贵族财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