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前往钱监(2/3)
货币条件。
而且,李言还想到了一点,那便是,利用秦国的铸币优势,和另外四国打一场货币战争。
五大国虽然彼此之间,互相敌对,但是,对于今天你打我,明天和你一起打别人的国际环境,让五大国之间的商贸往来也十分频繁。
主要是,五大国都希望通过对外贸易,获得更多的财富,以支持本国的消耗。
而五大国都有自己的铜钱货币,样式什么的,都有一些区别,但是,大致上,五大国的铜钱,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并不是你铜钱,我铜条,他铜刀这样的。
大家的铜钱都是圆形方孔,重量也基本保持一样。
主要差别在于铜钱上面的字,和铜钱的厚度大小。
同时,另外四国的铸币法,和秦国一样,都是铸范法。
如果秦国可以普及翻砂铸钱法,通过大批量,低成本生产出大量铜钱,那么,李言完全可以用这些铜钱,去楚国买粮食,去魏国买牛羊,去郑国买铁矿。
通过更少的消耗,来获得更多的物资,这意味着,秦国发动战争的成本会比其他四国更低。
同样数量的钱财,秦国可以支持的时间更久。
同时大量秦国货币的出现,还可以减少其他国家货币的流通性。
这对于秦国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想到这里,李言立刻决定,前往钱监。
钱监是秦国专门负责铸造,钱币的部门。
在秦国多地都有存在。
而且,钱监除了铸造铜钱以外,还有一个职责,那便是监管货币。
主要是防止假币的流通和出现。
雍城作为秦国的首都,自然有钱监的存在。
毕竟,雍城是秦国首都,人口,政治中心,对于货币的需求量是极其巨大的。
不过,秦国最大的钱监并不算雍城的钱监,而是位于蜀地武平县。
武平县拥有秦国规模和产出最大的铜矿。
所以,自然也有秦国最大的钱监。
由于李言要求,所以 很快,李言便抵达了雍城钱监。
……
“雍城钱监监司,率合衙大小官员十七人,参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