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战争成本(2/3)
随国和楚国外派军队到千里以外的地方作战,需要调动的人数绝对不会只是三十万军队,还包括数量更多的民夫。
到时候,军队三十万,民夫上百万,就算是随国和楚国国力不弱,长期如此,也无法支撑下去。
反观秦国,依靠汜水关的坚固城防,可以用少量军队和联军作战。
二十万军队,对于秦国来说,还没有到极限,毕竟,秦国常备军就有四十万,在汜水关投入二十万人作战,还没有到可以拖垮秦国的地步。
而且,秦国汜水关守军的补给,完全可以依靠水路运输来解决。
从雍城到汜水关,不过三百多里而已。
所以,就算联军真的想和秦国打消耗战,秦国也不怕。
秦国完全可以用二十万军队和联军在汜水关对峙,然后自己国内继续该干嘛干嘛。
种地的安心种地,挖矿的继续挖矿,联军根本无法影响到秦国的正常生产生活。
而调动六十万军队的联军,起码郑国和魏国国内的生产生活一定会受到影响。
秦国因为投入的兵力更少,后勤负担更小。
所以,一旦联军在汜水关和秦军进行长期对峙,那么结果一定是秦国耗死联军。
因为联军的战争成本更高。
打仗这种事情,说白了,你没办法一棍子打死对方,和对方玩起了持久战,那么,最后比拼的一定是谁的战争成本更低,国力更强。
就好像长平之战,秦国因为有水路可以进行后勤运输,所以哪怕秦军距离本土更远,也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运输粮食物资。
而赵国,虽然距离长平更近,可是,一道太行山脉,严重阻碍了赵军的粮食运输补给。
完全依靠陆路运输的赵国,在补给距离更短的情况下,消耗却更大。
而和秦国在汜水关打仗,秦国在消耗的同时,却也在回血,毕竟,秦国没有被军队完全拖垮国内的生产。
可联军不同,因为战争成本更高,联军可以说是一直在失血的。
一旦联军当中,国力最弱的一个无法继续支撑下去,那么,联军自然也就崩溃了。
而且,和秦国在汜水关玩持久战,不但耗不过秦国,长期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