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0章 是不是魔怔了(4/6)
留出一间屋子来,我和你爸到时候儿眼看着退休了。”
“好!”
—一个月后—
提交到文旅局审批,再到获得批复、拿到许可,流程远比张睿轩自己想象的要顺畅许多。
甚至办事员在看到张睿轩年纪不大就有心做这样儿一个博物馆,全程都是在服务的耐心之外,带着鼓励和欣慰的情绪。
四合院儿里边儿的东西其实远比张睿轩直播时候儿想象到的多得多。
光是扇子,张睿轩就已经数不清有多少种了!
几代更迭的荣昌折扇,有绢布绘花鸟,也有纸底儿的,以至于张睿轩为了让这个谱系变得更为全面,还专门儿去产地重庆荣昌,买了一份儿结合了当地另外一项非遗而做出来的夏布折扇。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黑纸扇,展开扇子的时候儿,张睿轩并没有因为上边儿小拇指盖儿大小了,却能够清晰分辨的脸谱儿而震惊,反而是对那薄薄一片儿,却能够非常柔顺展开的扇子骨儿大呼:“我靠!”
檀香扇、京绣、苏绣团扇,又或者单纯的蒲扇……
这还只是扇子,接下来张睿轩发现爷爷收藏的瓷器也是遍布南北。
景德镇的陶瓷和福建德化的白瓷在张睿轩眼里是看不出多大区别的,但是广彩瓷器上边儿鲜艳的颜色和前二者对比起来,就有着明显的差别。
至于常见的建盏、开片儿的汝窑儿瓷器制品,再加上龙泉青瓷。
因为都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算不上是什么值钱的精品,都只能算是这个时代老百姓买得起的物件儿里边儿,稍微讲究一点儿的,张睿轩觉得摆在哪儿的意义或许就只是让来参观的人能够一眼看见这些瓷器的多样性。
而不是网上那一句:瓷器的巅峰就在青花瓷。
至于很多曾经已经埋上土的柜子,现在也成为了被张睿轩挂上牌子的‘展品’。
明显没有百年的漆器上边儿充满了断纹儿,张睿轩一开始还以为是‘仿品’,差点儿就给扔出去。只是上边儿的描金彩绘倒也算是端庄大气。
等到张睿轩找到bj的厂子里边儿,才知道这是极有特色的‘四大断’工艺,模仿的就是漆器天然嗯断纹儿,是个耗时又耗力的手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