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珊瑚事件(二)(2/3)
正常来说,只要坐实邹氏才是偷顾昭珊瑚摆件的主谋,侯府便能以七出之罪休了邹氏,另娶一个。
然而,邹氏是侯府下了两万两银子的聘礼才娶回来的,而且邹氏是昌乐侯府嫡小姐,只有曾经尝试过,顾侯爷和崔氏才知道想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媳妇有多难,休了邹氏,他们再想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儿媳妇回来,怕是就不可能了。
现在这件事情只是府里的人知道,并没有传到外面去,所以崔氏主要想的是狠狠教训邹氏一顿,而不是把邹氏休回昌乐侯府。
最终崔氏把赵嬷嬷打了三十板子,赶出侯府,又让邹氏去跪了三天祠堂,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漪澜园。
银浅不明白,为什么顾昭不把事情追究个水落石出,就这么简单的放过了。
“我为什么要把事情追究个水落石出?”顾昭眨了眨眼睛,继续道:“我又不是要把赵嬷嬷送去应天府,要逼他们把邹氏休回昌乐侯府。”
“这件事情如果我先前直接追究个水落石出,那么无论正房怎么处置赵嬷嬷和邹氏,事情就都算真正过去了,今后无法再提及。反而像现在这样,在我面前还没个首尾,我便始终能站在道德最高点,今后邹氏面对我都要主动回避,正房那边对我始终有亏欠,不能再理直气壮道德绑架我。”
很多时候人与人相处,讲究一股‘气势’,别人的气势如果压倒你,那么他便很容易拿捏你,如果因为某些事情,导致他的气势在你面前始终矮一筹,他想拿捏你就比平常更难。
什么叫利益最大化,当场追究个水落石出,顾昭顶多能出口恶气,实则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反之却能给顾昭带来巨大实际利益。
其实如果顾侯爷和崔氏等人聪明,他们反而应该在顾昭走的时候阻止,并当着顾昭的面把整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直接给顾昭交代。
可惜,顾侯爷和崔氏等人不笨,却没到聪明的程度,做事看不远,小家子气,甚至他们都还不知道被顾昭钻了空子。
“郡主聪明绝顶,奴婢佩服。”银浅一开始并没看到那么远,听到顾昭解释,才知道顾昭算计之深。
珊瑚事件后,顾昭面对正房比以前更加理直气壮,气势更盛,正房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