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该喜?该忧?(3/3)
一个人读书,这也就意味着家里要缺少一个能干活的青壮,如果不能成功的当上官老爷,那受的苦岂不是就白受了?
要是为此而增加官职数量……
官员多了,往往就意味着朝廷会变得臃肿,效率会变低,俸禄支出会增加。
反正是怎么看都不太划算。
但是刘宏却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敢问陈师,如今官吏足用否?”
陈蕃微微摇头,答道:“不足用。”
刘宏嗯了一声,说道:“既不足用,便建社学,若是有好苗子,便让他们多读几年的书,若是足用,便可以为官为吏,总不至于埋没了他们。”
“至于说年或者十年二十年之后……择其优者。”
“总不能因为考虑到十年后读书人多了,官职数量没那么多,便不建社学了吧?”
“若如此,天下的官吏便总是不足用,百姓也难以开智,明理。”
终于从刘宏这里得到了几个问题的答案,陈蕃却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喜,是因为刘宏确确实实的在推进广建社学的事情,是实打实的宣扬教化,若是真被刘宏给做成了,陈蕃这个太傅也是与有荣焉,后世史书上也必然会有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忧,却是因为刘宏终究还是年幼。
谁知道刘宏究竟能坚持多久?
想当初孝桓皇帝登基之时,也能算得上是英明神武。
后来呢?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陈蕃干脆不再去想,只一心陪着刘宏在工地上慢慢闲逛。
反倒是刘宏,在闲逛了一会儿后忽然指着远处正在夯实地基的役夫们问道:“陈师且看,百姓们如此辛劳,可有办法能让他们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