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拜将,出征(1/3)
窦太后的担忧和提醒并不是无的放矢。
比如说王莽。
王莽的名声并不是一开始就臭到家的。
同样的,大汉朝的那些个文武百官、世家大族、豪强地主们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反王莽的。
恰恰相反,如果一开始没有文武百官的依附,没有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们的支持,王莽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篡位。
王莽之所以失败,之所以会被人骂成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王莽几乎得罪了所有人。
注意,王莽得罪的是几乎是整个大汉朝所有的阶层,并不仅仅只是文武百官和世家大族、豪强地主。
不准土地兼并,不准买卖奴隶,得罪了地主豪强。
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得罪了大商人。
五均赊贷、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农民,最后的结果却是农民被盘剥的更加严重。
多次反腐,又得罪了官员阶层。
在窦太后看来,现在刘宏面临的局面,其实和当初王莽面临的局面很相似,甚至还有可能不如王莽。
王莽之所以篡汉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大汉朝的人地矛盾非常激烈,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而王莽作为当时的道德表率,得到扬雄、刘歆等文人支持,再加上王莽本身又是外戚,家族势力极强,于是才能篡汉成功。
凭心而论,王莽篡汉成功于当时的王莽而言并不是享受,反而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在肩上。
刘宏呢?
除了本身就姓刘,不存在什么篡汉不篡汉的问题以外,刘宏所面临的困局也同样是朝堂斗争激烈,土地兼并严重,四夷蠢蠢欲动,天下百姓思安,同样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压在肩上。
王莽好歹还是外戚,本身家族势力也极强,能给到王莽一些帮助,而刘宏在登基之前却只是个少年亭侯,无论是刘姓宗亲还是母族董氏那边,都给不到刘宏什么帮助。
所以,窦太后才会出言提醒,提醒刘宏一定要注意风评。
最起码也不能像王莽一样,把能得罪的和不能得罪的全都得罪了。
刘宏当然也知道窦太后的提醒是好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