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眼神清澈且愚蠢的太学生(2/3)
天子诏令,到社学当教书先生”的口号。
对于刘宏而言,这倒也算得上是个意外之喜。
毕竟刘宏原本也只是想着先肃清后宫,把那些对着其他人摇尾巴的狗都处理掉,以免自己哪天也跟孝桓皇帝一样莫名其妙的死在女人的肚皮上。
现在好了,太学生们主动宣扬刘宏救灾的事情,主动宣扬刘宏的善政,替刘宏在民间竖立起爱民如子、德配尧舜的明君形象,这可比刘宏自己去救灾养望的效率还要高出许多倍。
这些眼神清澈且愚蠢的太学生们,他们主动成为了刘宏针对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强的一把利刃。
然而更让这些太学生们激动的,则是在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刘宏又通过了段颎讨伐东羌的提议,甚至还鼓励段颎说:“以我大汉军队为剑,为我大汉百姓夺取生存的土地。”
谁也不知道大朝会的事儿是怎么流传到宫外的,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仿佛真有人在当场亲眼看到天子说这句话时的表情。
不过没关系,怎么传出来的不重要,谁传的也不重要,反正天子下诏讨伐东羌,证明当今天子尚武,是一个孝武皇帝一般的英主。
对于雒阳的清流名士和大汉百姓来说,除了《永不加赋诏》和谫除宦官以外,再没有什么比这個消息更能振奋人心了。
事实上,东汉后期的皇帝,包括刚刚死在女人肚皮上没多久的孝桓皇帝刘志在内,都算得上是玩弄权谋的好手。
比如说汉和帝刘肈,汉桓帝刘志,这俩就堪称其中的代表人物,前者用宦官干掉了大将军窦宪,后者同样用宦官干掉了大将军梁冀。
但是,刘肈和刘志在民间的形象并不算好。
明明是少年天子,却一个比一个老谋深算,完全没有少年人的锐气。
与之相反的是,大汉朝的军方和民间,都盼着大汉能再出现一个类似孝景皇帝、孝武皇帝那样儿的英主。
因为不止是大汉的军队需要军功,大汉的民间也同样需要通过打仗来获取爵位或者升爵。
在公羊儒的影响下,大汉的军方和百姓认为,太过于稳健的皇帝无法给他们这些东西,唯有类似孝景皇帝和孝武皇帝那样的英主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至于说孝桓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