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宁使人知,莫使人见(1/3)
从长乐宫回厚德殿的路上,刘宏一直在思考窦太后说的那句话。
“要学就学孝文皇帝,莫要学先帝,更不可学质帝。”
这句话涉及到了四个人,分别是“要学”的刘宏,“就学”的孝文皇帝刘恒,“莫要学”的先帝刘志以及“更不可学”的质帝刘缵。
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皇位全都是捡来的。
刘宏自然不必多说,是孝桓皇帝刘志挂掉之后被槐里侯窦武、司徒胡广、常侍王甫等人推上皇位。
孝文皇帝刘恒一开始因为母妃薄姬不受宠而受封偏远的代王,在“诸吕之乱”后被元老勋臣们们推上皇位。
先帝刘志,是在孝质帝刘缵挂掉之后,被大将军梁冀推上皇位。
质帝刘缵,则是在年仅三岁的孝冲皇帝刘炳病逝后被大将军梁冀推上皇位。
刘宏、刘恒、刘志、刘缵,四个人当中除了刘恒的年纪大一些之外,刘缵、刘志和刘宏都属于“冲龄”,“未能从社稷之事”,而且都算得上是旁枝,在京城和朝堂上都没有什么势力,相对来说比较好控制。
但是,刘恒、刘缵、刘志三个人的人生走向却大有不同。
首先就是孝文皇帝刘恒,后世史官说:“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朱熹说:“三代以下,汉之文帝,可谓恭俭之主。”
在儒家学者看来,汉文帝的仁德或许仅次于尧舜,甚至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无法与他相比。
而孝质皇帝刘缵的人生就比较扯蛋。
面对当时飞扬跋扈的大将军梁冀,年仅八岁的孝质皇帝刘缵居然在朝会中当着群臣的面叫梁冀“跋扈将军”,惹得梁冀大怒。
本初元年闰六月,梁冀让安插在刘缵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之中,刘缵中毒身亡,崩于洛阳宫中,年仅9岁。
相比于年幼冲动的孝质皇帝刘缵,孝桓皇帝刘志则是在登基之后由顺烈皇后梁妠垂帘听政,接着又立梁冀之妹梁氏为皇后,成功麻痹住梁冀,在梁太后死后,刘志又增封梁冀万户食邑以安慰梁氏家族。
元嘉元年,春正月初一,梁冀带剑入宫,尚书张陵呵斥他出去,并让禁军夺走梁冀的剑,梁冀跪下谢罪,刘志下诏罚梁冀一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