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打工仔?不,是股东!(2/3)
儿就只问一句:他们眼里,到底还有没有先帝这个大汉天子?”
“还是说,汉室已经衰微到群臣可以不在乎天子的威严,肆意抗诏杀人?”
微微瞥了窦武一眼,窦太后又接着说道:“当年王莽如何?那些个清流名士,他们就不怕大汉再出一個孝光皇帝?”
窦武张了张嘴,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辩驳。
说孝光皇帝是在关东豪族的扶持下才成功干掉王莽然后当上皇帝?
这么说似乎也没错。
但是那场殒星雨又该怎么说?
除了说一句天命在汉,似乎也没有其他的好解释。
只是转念一想,窦武觉得其实也没什么。
想当初,孝光皇帝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而“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想要搞度田制,结果呢?
“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而且,武力反对“度田“的叛乱亦以关东之“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包括后来孝光皇帝想要还旧都于长安,也同样因为关东豪族“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惧关门之反拒”而作罢。
比如杜笃的《论都赋》、崔驷《反都赋》,还有班固的《两都赋》、傅毅的《洛都赋》、《反都赋》等,其实都明确的反应出了这一现象。
这些赋作中所谓的“耆老”、“关中耆老”、“西都客”、“客”、“西宾”、“西都宾”等,实际上是指主张迁都旧京长安的关西地域集团,而所谓的“主人”、“东都主人”等则是指主张建都洛阳的关东地域集团。
瞧瞧,连“天命在汉”、能够召唤流星火雨的孝光皇帝都搞不定度田制,更搞不定还都旧京,现在汉室衰微已然至此,就算再出现一个孝光皇帝,又能如何?
眼看着窦武脸色反复变幻不定,眼神中却没有一丝悔意,窦太后恚怒更增,忽然就想戳一戳窦武的肺管子。
窦太后冷笑一声道:“父亲可知,你原本在先帝之时就有可能成为大将军,最后却是因为你的一念之差而错失其位?”
窦武微微一怔,窦太后又接着说道:“倘若先帝在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