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恢复高考(3/7)
,很快便同意了高芸的要求,并迅速花钱在原有的知青点基础上,扩建了个知青楼出来。
当然了,钱肯定是高芸出的。
除了小高大队之外,其他各大队高芸也都有一一拜访,另外一些不属于他们县城,但与他们食品厂有生意往来的一些大队,高芸也有特地去拜访了番。
并且花了大量的钱。
这才总算促使那些大队在原有的知青点基础上,扩建了一批知青楼出来。
条件肯定不会太好。
十个平方的两人居。
但这些钱是不得不出,这些房子也是不得不建,不然两三万个知青陆续过来,总不能让他们睡野外吧。在食品厂附近给他们建住宿楼也不合适,只能建在各大队内部,住宿条件还不能太好。
太好了的话,村民该有意见了。
那些教授老师的住宿条件其实也好不到哪去,还得专门给他们挑一些偏僻且比较贫穷的地方建房子,让他们住。
不然不好对上面交差嘛。
随着时间进入六九年,大量知青已经通过多次考试分类完毕,各科教授老师们也都到位,高芸很快就开始了自己新计划的第一步,也就是大规模授课。
没错,第一步就是得先上课。
要知道,但凡考上了中专大专和大学的那些人,也不会过来下乡,当知青下乡的,都是初中生和高中生,还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没找到工作的那些。
有工作谁下乡啊?
所以他们基础知识学的可能不错。
但专业知识可以说是基本为零。
毕竟他们本来就没学过这些,不可能让他们一下乡,就能跟着老师教授去搞研究,哪怕是种地都得学一段时间。
因此计划的第一步自然是授课。
按天赋分开学习,有数学天赋的去数学系,有物理天赋的去物理系,兴许不能算做大学教育,但应该也能算得上大专教育了,不管怎么说,先学起来。
如此过了两年左右。
一些教授和老师才开始带着对很多情况已经有了些基础了解的学生,开始申请资金,组建研究项目等等,其中主要的研究项目还是偏向于农畜行业,食品业,食品化工业等相对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